📢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Bittensor:打造去中心化AI网络的先驱者
AI革命:Bittensor如何重塑群体智能网络
AI行业爆发与Web3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数据驱动时代。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使AI应用遍地开花。2022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彻底引爆了AI行业,随之而来的是各种AI工具的井喷式涌现,从文本生成到视频制作,AI正在渗透各行各业。预计到2030年,AI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50亿美元。
然而,目前AI行业的发展格局仍然由少数科技巨头主导,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数据垄断、算力分配不均等问题。与此同时,Web3的去中心化理念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Web3的分布式网络架构下,AI的发展格局有望得到重塑。
在AI与Web3的交汇处,一批创新项目应运而生。Fetch.ai利用区块链构建去中心化AI经济体;Numerai借助区块链和数据科学家社区预测市场;Velas则打造高性能的AI+区块链智能合约平台。然而,这些项目大多聚焦于单一应用场景,难以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ittensor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机遇,通过区块链的激励机制,搭建了一个自带筛选竞争机制的AI算法平台,为优质AI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创新性的尝试,有望重塑AI行业的发展格局。
Bittensor:去中心化AI网络的先行者
Bittensor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激励机器学习网络和数字商品市场。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去中心化架构:Bittensor网络由数千个分布式节点组成,有效解决了数据集中等问题。
公平激励机制:网络对子网的奖励与其贡献成正比,子网内部的奖励分配也遵循同样原则。
开放的机器学习资源:为每个需要机器学习算力的个体提供服务。
多元化的数字商品市场:不仅支持AI模型交易,还可扩展至各类数据交易。
Bittensor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其作为一个"极客项目"的特质:
2021年,由一群技术专家发起,采用Substrate框架构建底层区块链。
2022年,发布Alpha版本网络,验证去中心化AI的可行性。引入Yuma共识,保护用户隐私。
2023年,推出Beta版本,引入TAO代币激励机制。
2024年,应用DHT技术提升数据处理效率,重点发展子网和数字商品市场。
Bittensor的代币经济模型也颇具特色。TAO代币总量为2100万枚,每四年减半,采用公平发行方式,没有预挖和团队预留。目前每12秒产生一个区块,每个区块奖励1 TAO。日产出约7200个TAO,按贡献分配给各子网及其内部节点。
截至目前,Bittensor网络已拥有超过10万个账户,其中活跃账户达8万个。在过去一年中,TAO币价最高涨幅超过数十倍,目前市值约22.78亿美元,单价321美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Bittensor的发展势头和市场认可度。
子网架构:Bittensor的核心创新
子网是Bittensor网络架构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每个子网可视为一段独立运行的代码,拥有特定的激励机制和功能,但都保持与主网一致的共识接口。目前Bittensor网络共有45个子网,预计到2024年中期将增至64个。
子网内部主要包含三类角色:
子网所有者:负责提供基础代码,设计激励机制。
矿工:负责迭代优化服务和挖矿代码,以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验证者:负责评估子网贡献并确保其正确性。
子网的排放(emission)机制是Bittensor网络中奖励分配的核心。一般而言,子网获得的奖励中18%分配给所有者,41%分配给验证者,41%分配给矿工。子网内部采用优胜劣汰机制,表现不佳的节点会被淘汰出局。
子网注册后有7天免疫期。首次注册费用为100 TAO,再次注册价格翻倍。当所有子网名额用满时,排放量最低且不在免疫期的子网将被新子网取代。因此,子网需要不断提升验证者质押量和矿工效率,以确保长期生存。
Bittensor的子网架构为去中心化AI数据网络的落地提供了良好基础。例如,Masa作为首个双币奖励系统在Bittensor网络中成功落地,并获得1800万美元融资。
创新的共识与证明机制
Bittensor网络采用了多种创新的共识和证明机制,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智力证明(PoI)机制和Yuma共识。
PoI机制要求矿工通过完成智能计算任务来证明其贡献。这些任务可能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分析或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等。验证者负责分配任务并根据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Yuma共识是Bittensor的核心共识算法。它在汇总验证者评分时,会根据验证者质押的TAO数量赋予不同权重,并剔除与多数意见严重偏离的结果。最终根据综合评分分配奖励。
Yuma共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数据不可知原则",即节点无需了解所处理数据的具体内容就能完成计算和验证,这有效保护了用户隐私。
此外,Bittensor还引入了MOE(混合专家)机制,在一个模型架构中集成多个专家级子模型。这使得不同领域的专家模型可以协同工作,产生比单一模型更优的结果。验证者可以对专家模型进行评分和排名,并分配相应奖励,从而激励模型不断优化。
子网项目概览
目前Bittensor网络已有45个注册子网,其中40个已命名。随着子网数量的增加,注册难度有所下降,但长期来看仍将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除根子网外,目前最受关注的是19号、18号和1号子网,它们的排放量占比分别为8.72%、6.47%和4.16%。
19号子网Vision专注于去中心化图像生成和推理,提供各类图像模型访问。目前其节点日均收益约866美元。
18号子网Cortex.t致力于构建前沿AI平台,通过API提供文本和图像服务。其节点日均收益约554美元。
1号子网是最早的文本生成子网,虽曾受到质疑,但仍保持较高排名。
此外还有一些特色子网,如Meta Search(分析社交媒体数据提供市场情绪)和Omron(优化质押策略的神经网络)等。
总的来说,成功运营子网节点可获得可观收益,但也需要持续优化以在激烈竞争中生存。
未来展望
Web3与AI的融合将继续成为市场焦点,吸引大量投资。
Bittensor作为非传统VC项目,兼具技术创新和市场认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其独创的子网架构降低了AI项目迁移至去中心化网络的门槛,有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加入。
随着子网数量增加,原有子网获取的TAO奖励可能下降,需要TAO价格相应上涨以维持收益水平。
子网注册门槛降低可能带来一些质量不高的项目,但长期来看竞争机制将确保优质项目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