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链兴起:从Cosmos到新型Layer2生态的演进与发展前景

应用链的兴起:探索起源、发展与前景

应用链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基础设施的成熟、区块空间竞争加剧、以及定制化代币经济模型需求增加等。虽然dApps和应用链在业务形态上有相似之处,但各有优势和局限。应用链发展的核心在于构建自身的应用壁垒,利用低成本交易促进高频链上交易,获取流量和积累用户。技术支持虽然重要,但只是辅助因素,而非核心要素。

未来可期?探究应用链的起源、发展与前景

应用链发展趋势的必然

2023年和2024年,越来越多dApps宣布转型为应用链。这些应用链主要集中在DeFi、游戏、社交和AI等领域。应用链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这是由于模块化技术成熟、通用Rollup二层网络广泛验证、RaaS平台增多和服务完善,以及dApps对公链区块空间资源竞争、终端用户交易成本优化和代币经济定制化需求的推动。

dApps升级为应用链,并不会立即转变为高估值的基础设施层。应用链的优势在于通过低成本交易,促进更多高频链上交易,利用数据积累提升用户产品体验,形成用户粘性,实现网络效应。应用链发展的核心依然在于其独特的应用壁垒和流量。

未来可期?探究应用链的起源、发展与前景

探究应用链的起源

Cosmos是应用链领域的开创性项目。它以模块化和可插拔设计理念闻名,将虚拟机和共识引擎分离,允许开发者自由选择构建虚拟机的框架,并能自定义共识引擎的关键参数。这种设计使各种应用能以独立链形式存在,在灵活性和主权性方面展现独特优势。

然而,Cosmos整体应用链的增长趋势并未持续,新应用链数量也没有显著增加。这主要是因为Cosmos赋予应用链的主权性过强,而在Atom 2.0的ICS方案推出之前,应用链的安全性以及启动和维护成本较高是主要原因。

构建Cosmos应用链需要配备熟悉Cosmos SDK和Tendermint共识引擎的开发团队,这对以应用开发为主的技术团队是额外技术负担。即使配备足够技术人员,大多数应用链的启动逻辑是通过向Cosmos验证者空投代币来吸引初期验证者参与和保障网络安全,同时通过高通胀率激励验证者持续维护网络安全。这种做法的副作用是加速代币贬值,导致网络价值迅速下跌。

此外,Cosmos在链的Liveness特性、开发者文档资源以及社区文化等方面对应用链的吸引力有所不足。例如,Cosmos Hub发生的停止出块事件、2023年底铭文火爆时期的开发文档资源不完善,以及Interchain Foundation小圈子问题,都对新应用链的加入产生了负面影响。

未来可期?探究应用链的起源、发展与前景

新型应用链的催化剂

如果将Cosmos早期的应用链视为链导向的应用,那么新型应用链则更多是应用导向的,注重自身的应用发展。新型应用链的兴起主要得益于模块化区块链理念普及、通用型Rollup Layer2成熟与广泛验证,互操作性和流动性聚合层的发展,以及RaaS平台的崛起和完善。

Optimism作为最早上线主网的Rollup Layer 2,其2022年成功上线标志着模块化区块链理论的实际落地。Optimism不仅继承了以太坊的安全性,还全面支持以太坊生态的开发技术栈。Optimism借鉴了Cosmos的理念和框架,创新性地提出了OP Stack概念。这一概念在Worldcoin、Base等知名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随后,其他Rollup解决方案也纷纷推出类似概念,如Arbitrum Orbits、Polygon CDK、StarkWare Appchain和zkSync Hyperchains等。

在实施Rollup解决方案时,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执行层框架,如OP Stack或Arbitrum Orbits。以OP Stack为例,它是不断演进的Rollup框架,必须随以太坊的更新进行升级,同时也会支持新兴功能。应用链的研发过程大致遵循以下步骤:

  1. 技术选型:评估不同框架的功能和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框架。

  2. 需求设计:根据对应框架的自定义能力,设计符合需求的应用链。

  3. 运营维护:完成部署、测试、上线及后续维护。

Altlayer、Caldera和Conduit等RaaS平台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平台类似于SaaS,但专注于Rollup解决方案,能够帮助dApps快速选择不同的Rollup框架,简化应用链开发过程中的复杂步骤,提供定制化的核心特性,并支持应用上线后的维护和优化。

围绕应用链的基础设施和相关功能也在迅速推进。例如,Celestia、EigenDA和NearDA等项目引入了降低成本和提升吞吐量的Alternative Data Availability,RaaS平台则相继推出了自定义Gas代币和原生账户抽象等功能的集成支持。随着Rollup应用链的广泛应用,流动性割裂和互操作性问题逐渐显现,促使了聚合和统一层的解决方案,如Optimism的Superchain、Polygon的AggLayer、Caldera的Metalayer和zkSync的Elastic Chain,这些方案旨在改善应用链间的互操作性和流动性聚合。

当前一二级市场的应用困境正在加剧dApps对破局之路的探索。通过CMC和Rootdata的数据可以看到,二级市场前100名的项目中,除去社区驱动和文化支撑的Meme类,只有Uniswap、LDO、Aave、Ondo、Jupiter、Ethena等少数纯应用项目,其他大部分属于基础设施。对应到一级市场,应用类的融资额也远远低于基础设施类。这种现象部分原因在于Web3应用的UI/UX相对复杂,远不如Web2的成熟和易用,同时,相关的应用范式创新也没有真正突破。尽管如此,我们相信应用链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未来可能会成为推动Web3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未来可期?探究应用链的起源、发展与前景

新型应用链的优劣

新型应用链并非万能且没有缺陷的解决方案。其优劣分析如下:

优势

  • 模块化设计:应用链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允许开发者定制结算机制、数据可用性等基础设施组件,以满足特定需求。

  • 优化性能:许多新应用链通过引入其他数据可用层方案,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同时,提升吞吐量。

  • 增强的价值捕获:如自定义Gas代币、账户抽象等,这些特性可以支持更灵活的应用开发,并且做更加复杂的商业模型和代币模型。

劣势

  • 流动性割裂:新应用链可能会面临流动性割裂的问题。

  • 互操作性和可组合性问题:应用链没有办法再像过去公链的dApps那样轻松简易的做组合和互操作。

  • 复杂性增加:与传统dApps相比,新应用链的复杂性增加,尤其是在设计和实施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技术资源和支持。

未来可期?探究应用链的起源、发展与前景

决定应用链的核心考虑

站在项目方的角度,在决定是否进行应用链的升级迭代或选择时,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 依赖于现有公链的特性:如果应用高度依赖于公链上的其他dApps时,例如流动性或产品功能,建议继续使用现有dApps方案。

  2. 需要自定义功能:如果当前应用在协议层面难以支持诸如账户抽象、特定的Onboarding机制等业务需求,并且这些功能对于业务开展至关重要,那么建议选择或迁移到应用链。

  3. 成本敏感:如果终端用户对区块空间资源敏感,或者希望降低如MEV等损失,应用链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另外,如果应用属于高频交互场景,应用链能够提供更高的资源效率和更低的交易成本。

未来可期?探究应用链的起源、发展与前景

应用链的护城河构建和发展路线

应用链的护城河永远是其自身的应用业务。成功的关键在于深入挖掘市场痛点,构建PMF的产品应用。单纯地依赖应用链的链基础设施叙事,是一种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固化思维,并不是构建护城河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的新型应用链浪潮中,如何构建公开透明的链上低成本应用,把握市场需求和解决产品痛点,打磨出完善且安全的产品,并建立庞大和丰富的用户数据积累和分析,搭配具有现金流模型的业务模式,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和规模效应,才是关键。

高举高打的路线并不一定适合应用链。至少在核心产品尚未完善、用户数据和用户增长数据尚未完全建立之前,应用链应以发展为主,宣传为辅。用户数据的积累、用户习惯的培养、产品功能的迭代更新,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稳扎稳打的发展思路更为适合。应用首先尽快形成自身的核心功能,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功能。基于此再研发新功能和产品线,这样,即使在新功能和新产品线时遇到冷淡反应时,也可以采取防守性的放弃策略。对应的是,在应用链的升级迭代方面,也可以多次深入地和原有应用功能做集成。

以知名的Portfolio可视化资管平台Debank为例,早在很久以前就建立了对ETH及EVM系钱包地址资产、交易流水、dApps等仓位的跟踪和观察,并据此迭代了众多功能。尽管Debank拥有许多相对不为人知的功能,例如通知、书签和打招呼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核心资管功能的喜爱。对于Debank的付费功能,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这一方面的用心,多样化和细颗粒度的付费特性以及整合优化的Package功能,都为用户提供了贴心的选择。这些功能的总体数据表现良好,并且与Debank的另一条产品线Rabby Wallet形成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即使Debank宣传基于OP Stack开发了Debank Chain,用户也没有明显的感知。这说明,Debank的应用链很好地展示了如何为应用搭建核心护城河,并为其他应用链的发展路线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未来可期?探究应用链的起源、发展与前景

代币的玩法设计思路

在构建应用链的代币经济模型时,我们主张采取一种自然发展的策略。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减少人为干

ATOM0.3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2
  • 分享
评论
0/400
空投自由人vip
· 19小时前
模块化是未来路
回复0
MEV Whisperervip
· 19小时前
应用链步入快车道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