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加密支付的最后一公里:突破技术壁垒迎接大规模应用
加密支付的未来:突破"最后一公里"障碍
加密支付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静默革命。随着稳定币的普及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一创新支付方式正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应用。然而,尽管技术已经成熟,大规模采用仍面临着"最后一公里"的挑战。
加密支付的现状
数据显示,2024年某支付平台处理了超过160万笔加密支付交易,其中35.5%使用稳定币完成。这一趋势也吸引了传统支付巨头的注意,多家知名公司纷纷进军这一领域。
然而,尽管加密支付已具备基本功能,但其普及程度仍然有限。预测显示,到2026年,美国加密支付用户数量将增长82%,但使用比例仅达到39.1%。全球范围内,预计仅2.6%的用户会采用加密支付。
具体到各国市场,美国的加密支付订单占比为21%,德国和英国分别为6-6.5%和5.2-5.7%,而新兴市场如尼日利亚和乌克兰的比例不到1%。
加密支付产业链概览
实现无缝加密支付体验需要一套复杂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资产发行、支付中转、用户入口和商户终端等环节。
资产发行
在支付领域,稳定币因其价格稳定性成为主导。主要发行商正积极拓展合作渠道,与支付网关、跨境结算平台及传统金融机构建立联系,以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应用场景。
支付中转
支付中转环节连接链上资产与现实消费体系。除专业加密支付平台外,传统支付巨头也在积极布局,通过收购或合作方式进入链上结算领域。
用户入口
加密支付的用户入口正从早期的加密借记卡向链上钱包转变。主流钱包不仅管理用户资产,还集成了支付功能,使用户能直接使用链上资产完成消费。
商户终端
商户终端是加密支付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风险管控改善,商户接受加密支付的意愿有所提高。2024年全球接受加密支付的商户数量达到12,834家,较前年增长50%。
突破"最后一公里"的挑战
尽管技术基础已经具备,加密支付在日常消费场景的应用仍面临诸多障碍:
集成成本高: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商户需要针对不同钱包和链环境重复开发,增加了集成难度和成本。
结算周期长:实际商业环境中,加密支付仍大量依赖传统支付基础设施,导致结算周期延长,影响商户现金流管理。
生态孤岛:多链环境下的碎片化趋势增加了用户操作复杂度,影响支付流畅性。某些大型平台的封闭生态策略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
价格波动风险:即使使用稳定币,极端行情下的短期脱锚现象仍可能给商户带来汇率损失风险。
未来展望
加密支付的大规模应用需要一次"可用性跃迁",从链上账户到商户终端,从钱包操作到日常习惯。目前,这一跃迁的基础条件正在成熟:
未来,加密支付能否真正普及,关键在于为商户和用户提供"无需理解区块链"的使用体验。这要求不仅是技术开放性,更需要对"场景适配"、"商户信任"和"用户流畅度"的深度理解与持续优化。
只有当加密资产成为日常消费中的"普通货币",加密支付才能真正迈过"最后一公里",迎来规模化应用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