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AI演变:从炒作热潮到实用应用

robot
摘要生成中

AI在Web3领域的演变:从炒作到实际应用

自ChatGPT在2022年底问世以来,AI话题一直是加密领域的热点。Web3社区向来对各种新概念持开放态度,更何况是潜力无限的AI技术。因此,AI概念最初在加密圈以"炒作热潮"的形式爆发,随后一些项目开始探索其实际应用价值:加密技术能为蓬勃发展的AI带来哪些创新应用?

本文将分析AI在Web3领域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炒作浪潮到当前应用类项目的兴起,并结合案例和数据帮助读者把握行业脉络和未来趋势。我们的初步结论是:

  1. AI meme炒作阶段已经过去,留下了一些难忘的记忆;
  2. 一些基础设施类Web3 AI项目强调"去中心化"对AI安全性的好处,但用户更关心"代币收益"和"产品体验";
  3. 未来AI相关加密项目的重点可能转向纯应用类AI项目,或集成多种易用工具的平台类AI项目,这可能是AI炒作后更长期的投资机会。

在Meme狂热之后是一地鸡毛还是破茧重生?

Web2和Web3中AI的发展路径差异

Web2世界的AI

Web2世界的AI主要由科技巨头和研究机构推动,发展路径相对稳定集中。大公司训练封闭的黑盒模型,算法和数据不公开,用户只能使用其结果,缺乏透明度。这种中心化控制导致AI决策不可审计,存在偏见与责任不清的问题。总体而言,Web2的AI创新注重基础模型性能提升和商业应用落地,但决策过程对公众不透明。这个痛点导致了2025年类似Deepseek这样表面开源实则"黑箱"的新AI项目异军突起。

除了不透明,Web2大型AI模型还存在两个问题:不同产品形态的体验欠佳,以及专业细分领域的精确度不足。

例如,要生成PPT、图片或视频,用户倾向于使用门槛低、体验好的专业AI工具,并愿意为之付费。目前很多AI项目都在尝试无代码产品,以降低用户门槛。

再如,Web3用户使用ChatGPT或DeepSeek查询某个加密项目或代币信息时常感到无力,因为大模型数据尚无法精确覆盖所有细分行业的细节。因此,另一个AI产品发展方向是在特定领域做深做精。

Web3世界的AI

Web3是一个以加密行业为核心,融合技术、文化和社群的更广泛概念。相比Web2,Web3更倾向于开放和社区驱动的路线。

借助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架构,Web3的AI项目通常强调开源代码、社区治理和透明可信,试图以分布式方式打破传统AI被少数公司垄断的局面。比如一些项目探索用区块链验证AI决策,或由DAO审核AI模型以减少偏见。

理想状态下,Web3 AI追求"公开的AI",让模型参数、决策逻辑可被社区审计,同时通过代币机制激励开发者和用户参与。然而实践中,Web3的AI发展还受到技术和资源限制:构建去中心化AI基础设施难度极高,少数Web3 AI项目实际仍依赖中心化模型或服务,只是在应用层接入了一些区块链元素。这些项目还算是优秀的,至少在真实开发应用;而大多数Web3 AI项目仍然是纯炒作,或打着AI旗号的炒作。

此外,资金与参与模式的差异也影响两者发展路径。Web2 AI通常通过研究投入和产品盈利驱动,周期相对平缓。而Web3 AI结合了加密市场的投机属性,常出现随行情情绪大起大落的"热潮"周期:概念火爆时资金蜂拥而入推高代币价格和估值,冷却时项目热度和资金迅速衰退。这种循环使Web3 AI的发展路径更具波动性和叙事驱动色彩。

对于Web3 AI的主要叙事"去中心化AI网络",我们目前持"低调而谨慎的期待"态度。毕竟Web3领域还有像BTC和ETH这样的划时代存在。但在当前阶段,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地构想一些可以立即落地的场景,比如:

  1. 在现有Web3项目中嵌入AI代理,提高项目效率;
  2. 将AI与其他新技术结合,产生适用于加密行业的新思路;
  3. 专门为Web3行业服务的AI产品,从数据精确度或工作习惯契合度上,提供Web3从业者愿意付费的服务。

在Meme狂热之后是一地鸡毛还是破茧重生?

MEME3.4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智能合约打工人vip
· 07-18 21:47
都回归理性啦 搬砖赚钱才是真理
回复0
LayerZeroEnjoyervip
· 07-18 21:44
后浪太快 都快看不懂了
回复0
睡觉错过空投哥vip
· 07-18 21:23
唉 别说了 炒作又错过了
回复0
GmGmNoGnvip
· 07-18 21:20
看破不说破得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