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Vitalik新博文:ETH价格非关注重点 开源与公共物品成焦点
Vitalik 对 ETH 价格并不特别关注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最近连发两篇博文,引发了人们对其当前思考的猜测。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Vitalik 似乎并不过分关注 ETH 的价格波动。
在 ETH 价格下跌时,许多用户在 Vitalik 的社交媒体帖子下呼吁"修复 ETH"。然而,Vitalik 的关注点似乎并不在此。
2025年3月29日,Vitalik 发布了两篇博文,揭示了他目前的一些思考。这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
Vitalik 提出了一个"年轮模型"来解释文化和政治态度的形成:
每个时期都会在文化树上形成一个新的年轮,同时也形成了人们对新事物的态度。这些界限一旦固定下来就很难改变,而新的年轮开始生长,影响下一波话题的态度。
Vitalik 用这个模型分析了一些现象:
美国90年代确实存在放松管制趋势,但21世纪已转向加强管制。90年代成熟的事物(如互联网)仍保留了相对自由。
税收主要受医疗和福利需求制约,这些"红线"早在50年前就已设定。
法律和文化对现代科技的中等风险活动比传统高风险活动(如登山)更为警惕,因为后者已存在数百年。
社交媒体在2010年代成熟,既被视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又被视为独特事物。因此对其的限制通常不会延伸到早期互联网。
人工智能在2020年代成熟时,美国是领先国家,中国紧随其后。采取"互补商品化"战略符合中国利益,与开发者对开源的支持相交叉,导致开源AI环境蓬勃发展。
Vitalik 认为,改变一个文化对已存在事物的态度很困难。更容易的是发明新的行为模式来超越旧模式,并争取建立良好规范。这可以通过开发新技术或在互联网社区试验新的社会规范来实现。
他认为这也是加密领域的吸引力之一:它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技术和文化基础来做新事情,不会受到现有偏见的过度限制。我们可以通过种植新树来为森林注入活力,而不是种植同样的老树。
应更多讨论开源资助而非公共物品资助
Vitalik 长期关注如何资助公共物品。在数字生态系统中,尤其是去中心化的数字生态系统中,公共物品极其重要。开源软件、加密和区块链协议研究、公开教育资源等都属于公共物品范畴。
然而,"公共物品"这一概念面临一些挑战:
该词在公共话语中常被误解为"政府生产的产品",即使它在经济学意义上并非公共物品。这会造成混淆。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物品资助缺乏严谨性,容易受社会期望偏见影响,有利于善于玩社交游戏的内部人士。
Vitalik 认为这两个问题是相关的:"公共物品"一词容易被滥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定义容易被扩大。
相比之下,"开源"一词有明确且广泛认可的定义。FSF的自由软件定义和OSI的开源定义已存在数十年,并可自然延伸到软件以外的领域。在加密领域,还需要考虑开放标准、内部攻击测试和退出测试等因素。
Vitalik 认为,"开源"比"公共物品"更适合作为讨论重点:
对于物理空间的公共物品,Vitalik 指出:
Vitalik 总结道,将焦点从"公共物品"转移到"开源"似乎是更好的选择。开源不意味着"只要开源就都同样高尚",而应该是构建和开放对人类最有价值的东西。区分哪些项目值得支持仍是公共物品融资机制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