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比特币超越数字黄金 重塑金融体系潜力无限
比特币不仅仅是"数字黄金":重新审视其革命性潜力
将比特币简单地称为"数字黄金"是对这一创新货币形式的误解。这种说法过于简化了比特币的本质,仅强调其储值功能,而忽视了其更深层次的技术优势和金融变革潜力。
面对全新的比特币概念,人们倾向于寻找熟悉的参照物来理解它。在大众尚未深入了解比特币底层机制之前,"数字黄金"无疑是一个直观且易于接受的比喻。比特币具有稀缺性、全球通用性和储值功能,因此被称为"数字黄金"似乎合情合理。
这种描述确实推动了机构和国家层面对比特币的采纳。然而,如果比特币要充分发挥其潜力,这种叙事必须更新和完善。
事实上,比特币并非简单的"数字黄金"。将其等同于黄金,是在低估一种可能彻底改变传统金融体系的货币创新。比特币的基本特性使得黄金引以为傲的特质显得过时,同时,它又比法定货币更快捷、更安全、更去中心化。
稀缺性与有限性
黄金之所以能长期作为储值工具,主要归功于其稀缺性。过去一个世纪,黄金的年产量仅增长约1%到2%。勘探难度大,加上劳动力、设备与环保成本高昂,使得大规模扩产缺乏经济动力。
这种自然形成的供给限制,使黄金自古以来就获得了货币地位。在古罗马时期,一件高档长袍的价格,与今天一套定制西装所需的黄金数量相当,充分体现了其价值稳定性。
然而,在比特币时代,继续使用供给波动的资产作为价值衡量标准,显得不合时宜。比特币并非仅仅稀缺,而是"有限"。其总量被永久限定在2100万枚,不会因技术突破或宇宙开采而增加。
通过数学和技术手段,人类首次拥有了固定总量的可交易货币,其意义远超"数字黄金"所能概括的范畴。
可分割性
黄金虽然可以切割,但难以称得上"高度可分割"。只有在配备专业工具和精密仪器的条件下,才能勉强实现这一特性。因此,黄金适合大额交易,却难以用于日常小额支付。
以当前市价计算,1克黄金价值约108美元。如果要用黄金支付一份三明治的费用,需要将其一小部分刮下,这在实际操作中显然不切实际。
历史上,人们通过发行含金量固定的金币来缓解这一问题。然而,这也为货币贬值埋下了隐患。
例如,公元前600年左右吕底亚铸造的stater金币,最初含金量约为55%。然而,在被波斯帝国征服后,金币逐渐被掺入铜等基本金属以降低黄金含量。这一做法导致硬币实际价值下降,到公元前5世纪末,其含金量仅剩30%-40%。
黄金作为资产难以实现微分性,这一缺陷导致其在历史上未能被长期有效利用。为了进行小额交易,民众通常将黄金交给政府换取等值硬币,而这种机制往往因权力滥用导致币值稀释、社会信任崩塌。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体系最终能够避免贬值。微交易的实际需求,迫使公众依赖国家发行的纸币与小额硬币,从而丧失了对自身财富的控制权。
相比之下,比特币在这个问题上实现了根本性突破。其最小单位"聪"(satoshi),等于1亿分之1比特币。目前1聪约值0.001美元,微分能力已超越美元。比特币交易无需任何机构或政府中介,用户始终可直接使用最小计价单位进行交易,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无需中介即可使用的货币体系。
因此,在可分性与计价单位方面,将黄金与比特币相提并论,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
可审计性
美国政府上一次正式审计其黄金储备,已是1974年的事情。当时,政府允许记者进入肯塔基州的Fort Knox查看金库,结果并无异常。但这已是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了。
时至今日,关于Fort Knox黄金是否仍完好无损的猜测仍然存在。此前甚至传出某知名企业家将直播审计过程的消息,但这场"即将到来"的审计很快便无疾而终。
与黄金罕见且低频的人工审计不同,比特币的验证是自动进行的。通过工作量证明机制,每10分钟就有新的区块被添加,系统自动校验交易合法性、总供应量与共识规则。
比起传统审计依赖的第三方信任机制,比特币实现了无需信任、公开透明的链上验证。任何人都可实时独立验证区块链数据,"不要相信,要验证"成为比特币的核心理念。
可携带性
比特币的可移动性无需赘述。黄金体积大、重量高,需要专用运输工具才能跨境转移。比特币则存于数字钱包中,无论金额多少,其"重量"始终为零。
但比特币的真正优势不在于其轻便,而在于其无需物理"移动"。现实中接收一笔黄金付款,意味着必须承担运输成本与中间人信任风险。跨国交易中,涉及的第三方包括交易撮合者、出口物流团队、运输人员、收货方、以及保管机构,每一环节都是信任链条的一部分。
比特币则不需要任何中介。用户可直接通过区块链完成跨境支付,交易全程公开可验证,不存在欺诈风险。这是人类首次真正拥有了"电子现金"。
有专家指出:"电子现金是一类仅以数字形态存在、用于点对点交易的货币。不同于需依赖银行与支付处理商的电子货币,电子现金模仿实体现金的匿名性与用户直接交换特性。"
在比特币诞生前,点对点的非面对面交易仍是理论假设。那些认为"看不见、摸不着就不真实"的批评者,终将在这个加速数字化的时代中逐步被边缘化。
重新思考比特币的本质
若目标只是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那么"数字黄金"叙事确实有效,各类投资者仍会持续进入市场,价格也会不断攀升。
但若将比特币视为一项改变自由秩序的技术革命,就必须重新思考其传播方式。要让比特币在全球金融自由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必须教育尚未接触比特币的人群,向他们传达其独特性,而非依赖简化比喻。
比特币值得被认识为一种全新的货币形态,而不是黄金的数字化替代品。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价值交换范式,有潜力重塑我们对货币、价值和经济组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