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Vitalik博文回应ETH跌价:关注开源项目胜过价格波动
Vitalik 对 ETH 价格并不特别关注
近期,以太坊的价格持续下跌,不少用户在 Vitalik 的社交媒体上呼吁"修复以太坊"。作为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此时的想法引发了广泛关注。
2025年3月29日,Vitalik 连续发表了两篇博文,从中可以一窥他当前的思考。显然,Vitalik 并不过分关注 ETH 的价格表现。
以下是 Vitalik 最新发布的两篇文章要点:
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
Vitalik 提出了一个"政治和文化的年轮模型"来解释社会现象:
每个时期都会给社会"树"增加一个新的年轮,新年轮形成的同时也塑造了人们对新事物的态度。这些界线很快就会固定,难以改变,然后新的年轮开始生长,影响下一波话题的看法。
Vitalik 用这个模型分析了一些现象:
美国90年代确实有放松管制趋势,但21世纪已转向加强管制。然而90年代成熟的事物(如互联网)仍延续了当时的自由原则。
税收主要受医疗福利等预算需求制约,这些"红线"早在50年前就已设定。
法律文化对现代科技的中等风险活动比传统高危活动更加警惕,因为后者已存在几个世纪,态度已经固化。
社交媒体在2010年代成熟,被视为互联网的一部分但又是独特事物。因此对其的限制态度不会延续到早期互联网。
人工智能在2020年代成熟时,美国领先而中国紧随。采取"互补商业化"策略符合中国利益,加上开发者对开源的支持,形成了特定于AI的开源环境。
Vitalik 认为,改变已有事物的态度很难,更容易的是发明新的行为模式来超越旧模式。可以通过开发新技术、在线社区等方式尝试新的社会规范。这也是加密领域的吸引力之一:它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技术文化基础来做新事情,不受既有偏见束缚。
应关注开源资助而非公共物品资助
Vitalik 长期关注如何资助公共物品。在数字生态系统特别是去中心化系统中,公共物品极其重要。然而,"公共物品"这一术语面临挑战:
常被误解为"政府生产的产品",造成混淆。
被认为资助缺乏严谨性,倾向于内部人士。
Vitalik 认为这两个问题相关:"公共物品"定义容易被扩大,因此易受社交影响。
作为替代,Vitalik 建议关注"开源"这一概念:
Vitalik 指出,"开源"和"公共物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实体物品,如清洁空气、道路等。但即使是这些,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的提供方式往往也涉及开源研究和开发。
因此,Vitalik 建议将重点从"公共物品"转移到"开源"。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开源就值得支持",而是应该构建和开源对人类最有价值的东西。区分哪些项目值得支持本就是公共物品融资机制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