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广场家人们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经上线~ 机票+酒店一站式预订,还能用加密货币直接付款 💸
所以说,你的钱包和你的旅行梦终于可以谈恋爱了 😎 💕
现在广场开启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动,邀你来秀旅行灵感 & 使用体验!💡
🌴 参与方式:
1️⃣ 在【广场】带话题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发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岛 or 网红打卡点都行)
讲讲用 Gate Travel 订票/订酒店的奇妙体验
放放省钱/使用攻略,让大家省到笑出声
或者直接写一篇轻松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奖励安排,走起:
🏆 优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营套装
🎖️ 热门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干套装
🎉 幸运参与奖(5 名):Gate 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
*海外用户 旅行露营套装 以 $100 合约体验券,旅行速干套装 以 $50 合约体验券折算,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以 $30合约体验券折算。
📌 优质内容将有机会得到官方账号转发翻牌提升社区曝光!
📌 帖文将综合互动量、内容丰富度和创意评分。禁止小号刷贴,原创分享更容易脱颖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AI 与加密分层悖论:技术驱动 vs Token 绑架的发展岔路
撰文:Haotian
大家都说以太坊 Rollup-Centric 战略貌似失败了?并深恶痛疾这种 L1-L2-L3 的套娃游戏,但有意思的是,过去一年 AI 赛道的发展也走了一遍 L1—L2—L3 的快速演化。对比下,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1)AI 的分层逻辑是,每层都在解决上层无法解决的核心问题。
比方说,L1 的 LLMs 解决了语言理解和生成的基础能力,但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确实是硬伤;于是乎到了 L2,推理模型专门攻克这个短板,DeepSeek R1 能做复杂数学题和代码调试,直接补齐了 LLMs 的认知盲区;完成这些铺垫之后,L3 的 AI Agent 就很自然地把前两层能力整合起来,让 AI 从被动回答变成主动执行,能自己规划任务、调用工具、处理复杂 workflow。
你看,这种分层是「能力递进」:L1 打地基,L2 补短板,L3 做整合。每一层都在前一层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用户能明显感受到 AI 变得更聪明、更有用。
2)Crypto 的分层逻辑是,每层都在为前一层的问题打补丁,却不幸带来了全新更大的问题。
比如,L1 公链性能不够,很自然想到用 layer2 的扩容方案,但内卷了一波 layer2 Infra 潮之后貌似 Gas 低了、TPS 累加提升了、但流动性却分散了,生态应用还持续匮乏,使得过多的 layer2 infra 反倒成了大问题。于是乎开始做 layer3 垂直应用链,但应用链却各自为政,无法享受 infra 通用链的生态协同效应,用户体验反而更加碎片化了。
这样一来,这种分层就成了「问题转移」:L1 有瓶颈,L2 打补丁,L3 混乱且分散。每一层都只是把问题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仿佛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只是为了「发币」这一件事展开。
话到此,大家都应该明白造成这种悖论的症结是啥了:AI 分层是被技术竞争驱动的,OpenAI、Anthropic、DeepSeek 都在拼命卷模型能力;Crypto 分层是被 Tokenomic 绑架的,每个 L2 的核心 KPI 都是 TVL 和 Token 价格。
So,本质上一个在解决技术难题,一个在包装金融产品?孰是孰非可能也没有答案,见仁见智。
当然,这个抽象的类比也没那么绝对,只是觉得二者的发展脉络对比下非常有意思,周末做个思维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