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100問】06. 全職炒幣能成功嗎?(與神交戰)

昨天有朋友在直播間問我 怎麼看待全職炒幣?

我在直播間粗淺的分享了一下觀點,今天決定重新梳理一下我對全職炒幣的建議。


做好全職交易的前提就是有一個正確的交易感。

想全職炒幣的朋友們,可以做一個小測試,看看你的交易感是否正確。 此刻,你手上有單嗎?如果有,你對他們的感覺是什麼?滿意,還是不滿意?爲什麼滿意?爲什麼不滿意? 如果你滿意,因爲單子是盈利的;不滿意,因爲單子是虧損的,那你的交易感是錯誤的。 如果你滿意,因爲單子是正確的,不管盈虧;不滿意,因爲單子是錯誤的,也不管盈虧,那你的交易感是正確的。 交易是管理對錯,而不是管理盈虧,正確的交易感是對錯感,而不是盈虧感。 盈虧感,是與生俱來的原始本能,對錯感,是專業訓練後的專業本能。 交易要成功,必須經過艱苦的、大量的自我刻意訓練,重塑交易的潛意識、習慣、本能,以對錯感取代盈虧感。

只有建立對錯感,才能證明你的交易是有章法的,是有穩定系統模式的。

這個刻意練習的時間需要多久? 至少5年。

在做好全職炒幣準備後,你敢先拿出5年時間創建交易系統嗎? 花5年時間 (勤奮+悟性+韌性+虧錢+一致性)=交易系統

交易有很多流派,每個流派又有若干分支,存在即合理,優劣之爭無意義,每個人選擇自己適合的修練即可。

這裏說的交易系統,是技術派交易系統,不是基本面派交易系統,二者的創建條件、方式和流程不一樣。 個人認爲,作爲一個普通的散戶,選擇技術派更靠譜。 基本面不掌握在你手裏,那是一個變幻莫測的魔盒,

對於散戶而言,你可以儘量將技術掌握在手裏,它是你忠實可靠的僕人。

創建一個能夠持續、穩定、有效運行的技術交易系統,不管是哪個分支,一般最快也要5年左右。

5年時間:3年準備,1年創建,1年完善。

5年時間,你幾乎必須天天學習,天天思考,天天實踐,天天探索,天天反省,天天修正,不停虧錢。 5年時間,一般只會更長,不會更短,除非你有特殊的天分,除非你跟班真正的交易大師貼身學習。

前3年準備期,主要包括生活準備、資金準備、學習準備、實踐準備、探索準備、修養準備等。


生活準備:擅長與自己合作

很多幣友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一不小心上了“幣圈的賊船”,進退不能,糾結萬分,做下去吧,實在沒有信心,看不到希望;退出吧,虧了那麼多錢,投入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放棄了那麼多其他機會,實在不甘心。

這就是在開始炒幣投資前,對交易、對自己缺乏應有的認識,沒有做好生活準備,資金準備,一不留神就掉進來了,陷下去了。

不少人把幣圈當成逃避現實的途徑,在現實中不如意,到幣圈中尋找出路。

這有一定的可能性,因爲,現實中的成功主要是你與別人、與社會合作的成功,

而交易中的成功主要是你與自己合作的成功,二者不太一樣。

但是,你必須要知道的是,交易中的你,必須比現實中的你更專業,更強大。 否則,你逃離現實的狼窩,卻跳進了交易的虎穴,只會比現實中更糟。 首先,現實中與別人、與社會合作,看似條件和束縛很多,其實,國家的法律法規,單位的規章制度,社會的道德輿論等,相對對你的束縛,更是在保護你。

所有社會規則的底線,是保護弱者能夠生存,不至於像動物世界一樣赤裸裸地弱肉強食。

動物只有世界,人類纔有社會。

而在炒幣交易中,自己與自己合作,看似簡單和自由,其實,沒有條件的簡單和沒有束縛的自由,相對你從中獲得的快感和舒適,更多是一種挑戰,甚至傷害。

市場會清晰地告訴你,人最大的對手是自己,離開社會規則的制約,自己與自己合作,一點都不比與別人、與社會合作容易,只會更難。 我知道,很多人開始喜歡交易,主要是喜歡交易的自由,

卻沒看到自由猙獰的另一面--自由是交易最大的殺手。

自由是交易最大的殺手

24小時不間斷的市場加百倍槓桿,想做多大就做多大的自由帶來的災難。

當看到時,已晚了。 其次,現實中,因爲時空制約,你周圍比你強的人有限。

但在交易中,在交易的網絡中,所有人都擺脫了時空限制,你面對的是所有比你強的人,當然,你也面對所有比你弱的人。 然而,交易是少數強者通吃,比現實中強弱分化更明顯,強盈者更少,弱虧者更多。

所以,在交易中需要一個比現實中更強大、更專業的自己,才能存活。

如果只是把交易當成逃避現實不如意的途徑,多半會更不如意。 如果發現相對與別人、與社會合作,自己更擅長與自己合作,能靜心進行專業的深度學習、鑽研、實踐,做交易多半會有所收穫。 你是哪一類人呢? 更重要的一點是,即使你適合做交易,首先還有一個至少5年的學習投入期攔在前面。

你的生活、你的工作(如果有)能允許、能經得起你這樣冒險、折騰、揮霍嗎?

這些,你都瞭解嗎? 你、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經濟狀況、你的家庭, 都爲此做好了準備嗎?

在至少5年內,

你的主要時間和精力都要投入其中, 不但不能賺錢,甚至還要不斷虧錢, 而且,5年後,也不能保證能賺錢, 很可能一直虧,一直到最終。


資金準備:學費全部虧掉 拿出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的部分資金,當作學費,準備全部虧掉。

做好至少5年內不會從交易中賺錢,自己和家庭正常生活所需的經濟安排。

如果做好了以上生活準備、資金準備,你纔有資格進入下一步。

如果沒做好準備,請就此轉身,離去。

如果沒做好準備,但已經走在路上,多半是這種情況,

那麼將此前走過的路、經過的事、虧過的錢一併清零, 就當自己沒開始交易, 以自己當下的狀況來評估, 自己是否適合交易, 能否做好學習交易的生活準備和資金準備。 不適合,不能,任何時候離開都不晚。 方向錯了,停止就是進步。

最好別幻想自己與衆不同,可以創造奇蹟。 交易市場消滅得最多的,就是奇蹟幻想。 適合,能,繼續下一步。


學習準備:精讀經典 學習準備是爲創建交易系統準備原材料,包括交易思想、理念、技術、工具等。

最主要的途徑是讀書,必須拿出你一生中最大的讀書勁頭來。 精讀經典交易書籍。 推薦最簡書目如下:

思想:《道德經》,老子著 理念:《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股票大作手操盤錄》丁聖元譯

技術:《技術分析與股票盈利預測》沙巴克著 工具:《日本蠟燭圖技術》,尼森著 以上書籍,要一遍遍地反覆讀,爛熟於心,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實踐、探索準備:勤奮是最基礎的姿態 在學習的指導下,輕資、微倉頻繁交易,感知、探尋交易方法。

把學習、實踐、探索緊密融合,相互推動、促進、激發。

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把精華、啓發、靈感等記下來,積累留存,以免一路學一路丟,其中不少可能會成爲以後創建交易系統時的零部件原形。 花力氣覆盤,不只是復當天的盤,更主要是復以前的盤,把品種走勢從誕生的時候起,一根根K線,,一個個形態結構看過來。

熟記圖形三百幅,不會操盤也會操。

交易,是爲數不多的你即使付出心血、辛勞和汗水,卻未必能登頂成功的幾個行業之一。

最終成功的,只能是那些同時擁有勤奮、天賦和機遇的少數幸運兒。

勤奮,只是學交易最基礎的姿態。


修養準備:做一個好人做交易如做人。

要做好交易,必須做一個好人。道理很簡單,好人的內心更寧靜詳和,這是做交易所必須的。提升交易水平,做好交易必不可少的一環節是,提升自己的修養,讓自己與自己更和諧,與別人、與環境更和諧,然後才能與交易更和諧。

試想,你天天與同事、與家人關係緊張,天天放縱自己,精神焦慮、萎靡,能全神貫注地做好交易嗎? 你在生活中對別人不好,在交易中就會對自己不好;你在生活中欺騙他人,在交易中就會欺騙自己。 你交易的失敗,可能只是生活假借交易之手在懲罰你。 一定程度上,股票大作手利弗莫爾最終就是這樣失敗的。 生活和交易是一體的,不可割裂,不可能你在生活中表現差勁,卻在交易中發揮出色。

改善交易,從改善生活狀況,做一個好人開始。


快速暴富,故事?事故? 大多數交易者,很可能包括你,一開始,失敗就已註定。

因爲,即使你嘴上不說,你內心是抱着快速暴富的念頭來做交易的。 這個念頭是一個錯誤的目標。

指向這個目標的交易之路,從頭到尾,都會失敗。 包括,一開始就不可能創建正向的交易系統。 所以,創建交易系統,首先必須徹底根除快速暴富念頭。

不除掉這個心魔,這個心魔就會除掉你。

它和你,不可並存。

不要講,你看到了種種快速暴富的故事,只能說,你僅看到了煙花綻放時的高潮,沒看到之後悄無聲息的墜落。

幾乎所有快速暴富的故事,並不需要耐心等待,都會迫不及待地演繹成慘不忍睹的事故。

如果沒有,要不就是時間沒到,要不就是故事是假的。

偶爾一兩個神人將故事坐實,你也只能忽略不計,那只是與你交易人生無關的神話。

遵守複利常識 我們要銘記和遵守的是常識。

常識在很多時候會被遺忘,甚至在市場狂熱期、神人出沒時,會被羞辱,但歷史無數次的告訴我們,站在常識的一邊,最終會成爲贏家。

交易盈利的常識是:巴菲特每年收益率20%,50年不倒,成爲股神。 每年比巴菲特牛的神人多了去了,但後來那些人都消失了,只有他屹立在那裏,真正封神。

消失的神人中,破產、自殺的不少。

常識看上去總是平淡無奇,無法讓人激動,那只是因爲大家短視。

只有放到時間的長河裏,才能還原常識的魅力和偉大。

把時間當朋友,把忍耐和等待當享受,堅信慢就是快,穩定複利纔是暴利的常識,纔是交易者應該具備的底色和格局。

在你還沒有修煉到享受常識的時候,堅守常識的過程可能是煎熬的,但你要堅信,煎熬本身就是你獲取超額收益的壁壘,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那些看起來容易的、特別符合人性訴求的、與市場短期走勢成正反饋的行爲,包括快速暴富,反而處處是陷阱。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終是地獄 爲何快速暴富幾乎等於自殺?

道理不復雜,盈虧同源,快速暴富和快速暴倉一樣,往往是某種極端基因所鑄就的。

極端性,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當極端性與大行情合對節拍,就快速暴富,與大行情合錯節拍,就快速暴倉。

比如,極端重倉死拿,在大行情剛啓動時,重倉幹上,一直不出,幹對了,快速暴利,幹錯了,快速暴倉。

有人說,幹對就死拿,幹錯了就不死拿。

難,非常難,這一次也許做到了,但總有一次做不到。

極端重倉,不管你前面做對多少次,只要其中做錯死拿一次,玩完。 極端重倉是典型的賭徒心理,久賭必輸,這也是常識。

對系統之外不小心的快速暴利嚴加防範

快速暴利是一種有毒的美麗錯誤,易中毒上癮,比一般錯誤更嚴重,更可怕, 破壞性更大。 在快速暴利上,直接長出和壯大僥倖心理。

僥倖頑強地激發着人性中破壞交易的天性,給貪婪、恐懼、幻想等交易天敵火上澆油,最終不僅利本帶利全部燒沒,還可能燒掉理性,燒傷系統,燒穿流程控制的防火牆,焚燬交易。 快速暴利後,立即出場,暫停交易。 立即將獲利轉出帳戶,以防引誘。

深刻反省,查找導致快速暴利的錯誤原因,制定糾正和防範措施。

直至心態平復,系統控制感恢復後,回到正常交易狀態。 在可能發生快速暴富地震的交易地基上,不可能創建出正向的交易系統。


如你已經經歷了上述種種,用時間熬煉除了你的交易系統

恪守你百鍊成鋼的交易系統,保持系統的一致性

交易很無聊,相當無聊。 就是枯燥的在自己規則之內等待買點賣點。這個世界上最白癡的人,就是那種自以爲發現了別人不能發現的真相的人。 一個成熟的交易者不會認爲交易有獨到的祕訣,即使最賺錢的交易策略技術方法也早就是公開的,爛大街的,能抵禦無時不在的誘惑而恪守自己的信仰,是贏家和輸家的唯一區別,其它的沒有任何祕訣。 前後曾有不少朋友,告訴我各種困難,想要通過交易獲取些利潤。我把自己的交易策略全部告訴她,我在哪裏買她也知道並也在那裏買,我的交易對她是完全透明的,但是一段時間下來我們的交易結果卻很不一樣。 因爲她總是誘惑無處不在的行情裏迷失自己,忍受不住波動,不是擔心買不到而買早了,就是想更低價格而沒買上,不是擔心賣晚了而賣早了,就是抱太多幻想而賣晚了。 這就是交易,不要總以爲賺錢的人有什麼獨門祕籍關着門數錢。這個市場存在了上百年,任何可行或不可行的盈利方法早就是被研究透的,你再也找不出任何哪怕一丁點前人沒有探究到的東西,所以不要認爲你有什麼新發現,那更多時候是自我編織的陷阱。


賺自己規則內的利潤

波動來自於市場,但高風險不是來自市場,而是來自你的手。 無論是策略還是計劃,一旦執行就必須嚴格執行,因爲只有場外製定策略的時候你才處於相對的客觀,一旦置身場內你就失去了理性的判斷,這個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執行既定的策略。 每天都在行情裏隨機做出決定,那麼你的所有以前付出的代價和交易沉澱的經驗都無法幫助你,這個時候一個交易老手和剛入場的新手沒任何區別,充斥你內心的都是盲目和心存僥倖的。 管它行情怎麼走,守住自己的操作底線,保持交易規則的一致性,並不是所有行情在你交易規則下都應該盈利,這點你必須理解、務必接受。 賺自己交易規則內的利潤。 多頭和空頭都能賺錢,唯有滑頭是沒有未來的。


一個完美的全職交易者

交易本身就是個殘酷的大吃小強吃弱的遊戲。 如果,其他人都迷失了,而你還保持清醒。 如果,所有的人都在懷疑,而你還能堅持--並目充分考慮他們的懷疑。 如果,你能夠等待,並且寂寞地一直等下去,而不是失去耐心。或者,人們對你說謊,你能把真相抽離。 如果,你能夠夢想,但不會讓夢想成爲你的主宰。如果,你能夠思辨,但不會讓思辨成爲你的羈絆。 如果,你遇到勝利與災難,你既不會歡呼,也不會哭泣。 如果,你能容忍你的正確被錯誤惡意扭曲,而你泰然處之。 如果,你精心呵護的寶貝突然破碎,你撿起碎片重新把它整固。 如果,你與衆神交戰,你不覺得弱小,也不覺得孤單。 如果,你已腰纏萬貫,還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那麼,勝利將屬於你。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8
  • 分享
留言
0/400
雨后玫瑰vip
· 2024-07-01 09:30
666
回復0
梦想生意vip
· 2024-06-29 02:14
666
回復0
雨后玫瑰vip
· 2024-06-29 00:14
666
回復0
挣它一个一瞬间vip
· 2024-06-28 15:33
10U本金能在未来时期翻倍吗?牛回速归 🐂伏击百倍币 📈踏空好难受 😂比特币减半,就是干!👊好煎熬啊
回復0
赵友山vip
· 2024-06-28 15:29
666
回復0
Ryakpandavip
· 2024-06-28 14:26
谢谢!
回復0
清水vvip
· 2024-06-28 11:37
谢谢分享,受益匪浅。
回復0
三天翻倍vip
· 2024-06-28 10:11
早看到就好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