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偶像應援 · Gate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 🎶
家人們,現在在Gate廣場爲 打 Token of Love CALL,20 張音樂節門票等你來瓜分!🔥
泫雅 / SUECO / DJ KAKA / CLICK#15 —— 你最期待誰?快來一起應援吧!
📌 參與方式(任選,參與越多中獎幾率越高!)
1️⃣ 本帖互動
點讚 & 轉發本帖 + 投票你最愛的藝人
評論區打出 “我在 Gate 廣場爲 Token of Love 打 Call !”
2️⃣ 廣場發帖爲 TA 打 Call
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發帖內容任選:
🎵 最想現場聽到的歌 + 心情宣言
📣 應援口號(例:泫雅女王衝鴨!Gate廣場全員打 Call!)
😎 自制表情包/海報/短視頻(加分項,更容易中獎!)
3️⃣ 推特 / 小紅書發帖打 Call
同樣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內容同上,記得回鏈到表單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008
🎟️ 獎勵安排
廣場優質發帖用戶:8張門票
廣場幸運互動用戶:2張門票
Twitter 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小紅書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 優質帖文將根據文章豐富度、熱度、創意度綜合評分,禁止小號水貼,原創發帖更易獲獎!
🕒 8
至少手握8個大模型,AI時代杭州如何趁勢而上?
來源:杭州市投資促進局
8月4日,“AIGC與行業賦能”——人工智能產業沙龍活動在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舉行。包括阿里雲、浪潮、商湯科技、同花順等全國人工智能產業企業代表,以及專家學者、投資機構和相關行業部門代表,圍繞“AIGC”這個當下業內最熱門、最具發展活力的產業方向,共同探討如何積極擁抱技術新浪潮,搶占發展制高點。
作為此輪AIGC熱潮的引爆點,大模型成為業界必爭之地。今年以來,國內互聯網巨頭紛紛發布“通用大模型”產品,聚焦細分賽道的行業大模型也層出不窮。杭州作為“數字經濟第一城”,一直緊跟人工智能發展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模型數量已經過百,而杭州目前已有8個大模型,包括阿里雲的通義大模型家族,西湖心辰的西湖、宇視科技的梧桐、恆生電子的Light- GPT、螞蟻集團的貞儀、新華三H3C的百業靈犀、實在智能的塔斯、網易伏羲的玉言等。
面對異常火熱的AIGC賽道,具有優秀互聯網基因的杭州,又將如何擁抱這一技術革命,助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呢?
大模型成為業界必爭之地,創新企業如何破題
活動上,阿里雲研究院副院長穆飛介紹了中美兩國大模型創業市場目前的進展和差異。他說,在美國大模型的選擇沒那麼多,而國內目前正處於“百模大戰”的狀態。但無論最後選擇了哪個大模型,其實都涉及基於大模型做一系列二次開發,以及進行非常多的調用,這樣才能實現商業化。 關於大模型產品的商業化應用,已有部分杭企展開探索。活動現場,同花順代表介紹了其在大模型垂直金融領域的應用,該企業將大模型技術應用於智能對話機器人系統中,已初步具備為投資者提供智能選股診股、選基診基等功能。
不僅是金融領域,大模型的應用也讓人工智能加速走入更多生活場景。智次方創始人彭昭介紹,大模型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重構應用場景,如社交媒體、搜索引擎、工業機器人等,都能看到用大模型的方式來進行應用構建。此外她還從投資角度,對大模型產業的價值鏈作出分析,在她看來,圍繞相關硬件、集成和應用這幾個領域的企業,可能更易在營收、用戶成長等方面取得較好的成績。
浙江大學百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朱霖潮結合“模型”的技術特徵,對“大”“小”模型適應的應用場景作出了分析。他認為,如果將“大”“小”模型有機結合,將有利於增強模型的知識,提升模型的適用性,實現更強的外推能力。
儘管大模型帶來的機遇與前景讓行業為之振奮,但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大模型技術仍處於發展初期,對於當前押注這一賽道的創新企業而言,究竟面臨著一個怎樣的市場呢?
圖靈孵化器(上海)創始人黃偉表示,國內在大模型部分領域與海外公司的水平差不多,但在深層次的邏輯推理層面還存在一定差距。整體來看,國內還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做大模型投入巨大,但行業模型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而這一發展也受制於算力。
“高算力+強算法+大數據”,助力杭州搶占機遇
面對這一全新市場,杭州也在積極搶占機遇,在沙龍圓桌環節,嘉賓們對杭州如何抓住機遇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進行了思考和建議。
目前,隨著AIGC的火爆,帶來海量和多源的數據處理及大模型訓練,市場對算力支持的需求擴大,國內智算中心、超算中心也在快速發展,各廠商相繼發布新款AI服務器。嘉賓們的討論也圍繞著這一市場變化而進行。
實際上,在發展人工智能的一些關鍵要素,如算力、數據等方面,杭州已建立了諸多優勢。據IDC《2022-2023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杭州在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二。在產業生態方面,杭州啟動了工信部重點實驗室(杭州)大模型評測平台、浙江算力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同時杭州積極推進全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累計開放信用、交通、醫療等領域數據接口3731個、數據集3223個、數據項47070個,總量超60億條。 2022年,杭州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營收2487億元,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城市第4位。
浙江省人工智能產業技術聯盟副秘書長繆衡認為,當前杭州應多關注中腰部企業發展,目前杭州頭部數字經濟企業實力強勁,但腰部企業相對較弱。特別是在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產生的過程中,缺乏專門的政策基金加以關注,可作為後續發展的重點。
參與討論的西湖區投促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從基層招商角度看,杭州應在順勢而為的基礎上繼續補短板,如今企業在產業基礎層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從原本需要房補、產業基金等,變成了對算力補貼的需要,以後西湖區也會對這一部分加強扶持。
活動中,杭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對近日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作出解讀,並詳細介紹了相關扶持措施。根據該實施意見,杭州計劃至2025 年基本形成“高算力+強算法+大數據”的產業生態,實現大算力孵化大模型、大模型帶動大產業、大產業促進大發展的良性循環,將杭州打造成為全國算力成本窪地、模型輸出源地、數據共享高地。同時計劃到2025年培育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通用大模型1個、具有行業重大影響力的專用模型10個。
為實現這一目標,杭州從政策、技術、基金、生態等方面給予一系列扶持措施,具體包括鼓勵頭部企業、高校院所開展多模態通用大模型研發並向中小企業開放模型應用;對參數量超過千億、性能達到國內領先的大模型,給予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的訓練成本補助;每年評選不超過10個性能先進並在杭成功落地應用的優秀專用模型,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等。
可以看到,得益於發達的數字經濟,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杭州不僅擁有優秀的互聯網基因,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同時還有著諸多貼近行業發展的政策支持,這也為更多的人工智能企業落地杭州提供了優渥的土壤。隨著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系列要素持續集聚,可以預見,杭州人工智能產業也將邁入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