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來襲,設計師們焦慮了?請服下這劑安慰藥

來源:58UXD

作者:劉可心

原標題:《不怕錯過AI潮流:設計師們的FOMO解藥,你也需要一劑! 》

半年來,設計師張三點贊、收藏、轉發了58篇與AI相關的設計文章。認真學習並掌握了包括如何運用AI製作頭像、精準控制畫面、完成UI設計、搭建工具畫布、完成3D設計、參與調研報告等一系列的設計能力。

張三覺得自己是這片AI海域的設計弄潮兒,張三又隱約預感下下個浪會把自己被拍在沙灘上。

**張三驕傲又充實,張三焦慮且煩躁。 **

張三怎麼了?張三大概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 了。

Midjourney 迭代第二天,還不了解它的新功能,聊天就參與不了話題;Stable Diffusion 不能說出幾個好用的插件,中午和同事吃飯都只能做聽眾;ChatGPT 的技巧,沒有自己的心得體會,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張三害怕錯過,畢竟AI設計發展太快,教程多到學不過來。 **

FOMO 不是新事物,它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現象,特別在互聯網時代更加突出。

人們擔心錯過重要和有趣的事情,為此需要不斷地參與各種社交活動、事件或者跟上最新的潮流。 FOMO常常被用來描述那些總是擔心錯過社交媒體上的照片、活動或者消息的人。他們可能會感到焦慮,擔心自己落後於別人,錯過了一些精彩的經歷或機會。

與此相對,Joy of Missing Out,簡稱JOMO,代表了一種主動選擇並樂於錯過的心理。

JOMO的人們更傾向於放鬆與專注於自己的生活,不被外界的資訊和乾擾所左右。他們更喜歡獨處、靜心思考、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JOMO的人們懂得如何更好地與自己相處,放下對別人的比較和競爭,而專注於自己的幸福感和內心的滿足。

這兩個概念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和生活方式。 FOMO的人們更關注外界的認可和社交活動,而JOMO的人們則更關注內心的平靜和自我滿足。 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些時候感受到FOMO或JOMO,但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平衡這種心態,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無論是追逐潮流還是享受寧靜,關鍵在於我們對自己的選擇感到滿意和快樂。

身陷FOMO困境的張三需要明白,我們不需要追逐每一個AI設計新事物。

**首先,重視我們作為人的特質,我們擁有改善生活的天然洞察力與動力。 **

工具永遠不是最重要的,提出正確的問題才會有正確的解決方向。 執著於應用AI工具,可能會讓我們陷入拿著錘子找釘子的場景。舉例,喬布斯曾經談到他在做產品時,犯過的錯誤。不應該從新技術入手去驅動產品形態,而是首先考慮我們能給用戶帶來怎樣的優秀體驗,反過來看應該應用哪些技術。

就是源於對於生活體驗的深度思考,喬布斯早在05年就預測到蘋果MR產品能為用戶帶來的體驗。他講到彼時人們戴上耳機就能感受到身臨其境的音樂,那五感中更為重要的視覺呢?應該有提供類似體驗的產品,到了23年揭曉答案,也就是Vision Pro。

其次,我們可以用「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道理來走出困境:

**聞道有先後,早些晚些不重要,重點在於要了解AI設計的邊界、掌握不同AI工具的基本原理。 **

對工具的能力和限制有清晰的認知,知道AI工具在設計工作流程中的平均效果、最佳效果以及耗用精力、動用資源的情況,能夠幫助我們在解決具體設計需求時做出更準確的預測和工具選用。當我們了解AI工具的原理和技術後,哪怕工具快速更新迭代,也能夠適應和學習新的功能和特性。此外,現在有許多優秀的速成教程和資源可供學習,幫助我們快速上手和掌握所需的AI設計能力。

**術業有專攻,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 **

選擇自己最感興趣或最擅長的方向,深入學習研究,成為該領域的權威。時間有限,經驗寶貴。垂直領域的持續深,有助於我們在該領域培養獨特的設計風格和個人品牌,吸引那些真正欣賞和需要你個人風格的產品、項目或是分享機會。

最後一點,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AI解放了生產力,也降低了許多工作的門檻。從前對於編程開發沒有任何基礎的門外漢,已經能在AI的協助下做出個一些簡單的demo。 我們已經開始著手申請AI相關的設計專利、組織大家圍繞這個領域,腦暴各種可能性

張三換了一種方式「擁抱變化」,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裡,抱怨和恐懼只會讓自己錯失機會。專注自身、保持連接、發揮個人特質。 **哪怕偶爾錯過也沒太大關係,以一種條不紊的方式來面對挑戰。 **

最近看到一句話,「Our grandparents had careers. Our parents had jobs. We complete tasks」,這不免有些悲觀,但卻是當今社會的部分真實寫照。祖輩擁有職業生涯,父輩擁有工作,而我們在完成任務。 AI浪潮下,工作會被更細微地拆分為一個個小的任務,人類更像是單個任務之間,用來調度串場的導演。既然如此,就讓我們扮演好導演的優勢,充分調動周圍的資源吧。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