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OL 項目分享活動開啓!調研 Obol (OBOL) 項目,在Gate.io動態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100 OBOL!
💰️ 選取10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10 OBOL 獎勵!
項目簡介:
Obol 致力於分布式、去中心化和民主化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從以太坊開始,並擴展到整個 Web3 平台。作爲 Layer 1 區塊鏈和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的基礎,Obol Collective 擁有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運營商生態系統。目前,全球超過 800 個去中心化運營商運行 Obol 分布式驗證器 (DV),保障主網超過 10 億的資產安全,Obol 正在賦能下一代去中心化系統。
參與方式:
1.調研$OBO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具體可包含但不限於:
🔹 Obol 是什麼?
🔹 Obol 去中心化驗證器有何優點?
🔹 $OBO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2.帶上$OBOL現貨交易連結:https://www.gate.io/trade/OBOL_USDT
3.推廣$OBOL Launchpool 質押挖礦活動,分享OBOL Launchpool 參與步驟及質押福利,質押$GT、$BTC、$OBOL 免費瓜分2,250,000 $OBOL空投獎勵,年華收益率高達168%:https://www.gate.io/launchpool/OBOL?pid=291
別讓機構跑了! 「叛逃」AI 被炮轟,這個前加密頭部VC 都經歷了什麼?
撰文: Terry
5 月27 日,曾於2020 年8 月完成Paradigm 領投的168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的去中心化穩定幣項目Reflexer Finance 發推炮轟Paradigm,表示Paradigm 此前向FTX 投資的2.7 億美元給加密行業帶來傷害,如今卻表示不再專注於Crypto,訴求「請Paradigm銷毀全部FLX 的持倉,我們不想再為Paradigm 工作」。
這源於Paradigm 前幾日官宣將關注範圍擴大到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領域,稱自己為「研究驅動的技術投資公司」,而不是專門投資於「顛覆性加密/ Web3 公司和協議」的公司。
**那麼,Paradigm 這家被炮轟對Crypto「始亂終棄」的VC ,究竟是怎樣的一家風投機構? **
Paradigm,快速崛起的Crypto 風投鉅子
2021 年11 月,一篇名為《VR is a Killer App for Blockchains》(VR 將是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在2017 年2 月發表的老文章乘著「元宇宙」熱潮被再次扒了出來。
**這篇在4 年後的2021 年看來幾乎是穿越視角的神文,準確預言了當下元宇宙、區塊鏈、Crypto、VR 的崛起與交融,並直接點明區塊鏈會是元宇宙的基礎層。 **
文章的作者,正是剛從Coinbase 離職的聯合創始人Fred Ehrsam,他曾就讀於杜克大學計算機科學和經濟學學院,有兩年高盛交易員經驗,在2011 年接觸比特幣後便成為行業內長期的天使投資人,並成為Coinbase 的聯合創始人。
然後這篇文章就被彼時還在紅杉資本的Matt Huang(黃共宇)讀到,黃共宇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學士學位,是一個科技、互聯網創業者以及投資者,曾創立一家名為Hotspots 的分析公司(該公司由YCombinator 支持,並被Twitter 收購)。
**黃共宇被Fred Ehrsam 的思考所吸引,向其發送郵件,雙方是討論是否可以成立一個去中心化計算平台,為虛擬現實元宇宙提供動力。 **雖然這一想法最終並沒有成真,但兩人後來來往了數十封電子郵件,集思廣益討論了與加密相關的潛在商業想法,最終決定聯合成立一家風險投資公司:
2018 年6 月,Fred Ehrsam 和黃共宇共同創立Paradigm,彼時二人均為29 歲,風華正茂(後續的新合夥人Charles Noyes 加入Paradigm 時也才21 歲,不得不說加密行業就是年輕人的行業)。
英雄惜英雄的戲碼也就此上演,有意思的是,此前Fred Ehrsam 還在Coinbase,Matt Huang 還在紅杉資本時,Fred Ehrsam 曾代表Coinbase 兩次向紅杉資本申請融資,但都被拒絕。
言歸正傳,Paradigm 成立的2018 年,正是加密市場一片愁雲慘淡之際,但Paradigm 說服了很多頂級機構投資者參與到加密領域。
在當年10 月份,哈佛、斯坦福和耶魯這三家最引人注目的高校捐贈基金聯手紅杉,一起注資了這家新興VC 機構,這也是三家高校基金首次大規模支持專注於加密領域投資的基金(美國的高校基金一直在VC 領域很活躍,2005 年張磊創辦高瓴時,耶魯捐贈基金就注資2000 萬美元,成為高瓴的早期關鍵支持者之一)。
**然後Paradigm 大膽地將其最初4 億美元的募集資本全部投入比特幣,當時正值市場行情低谷,比特幣價格不足4000 美元,現在回看的話,Paradigm 的入局時機堪稱完美,由此開啟了在加密世界的傳奇經歷。 **
僅僅三年之後,2021 年11 月15 日,Paradigm 宣布將成立一個25 億美元的加密風險基金,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加密資產風險基金,超過了Andreessen Horowitz (a16z)於2021 年6 月籌集的22 億美元基金。
這進一步幫助Paradigm 確立了與a16z 等比肩的領先地位。
學者研究氣息滿滿,曾經的「圈內滿意度最高的VC」
**Paradigm 投中的明星項目比比皆是,**從StarkWare、Mina、Uniswap、Compound、MakerDAO、Yield 到Optimism、Amber、Fireblocks、Synthetix、Opyn、TaxBit、BlockFi、Chainalysis、Gitcoin、Lido、dYdX、FTX 等等。
2021 年7 月17 日,有人曾發起公開匿名統計,投票調查大家心目中的VC 排名,結果顯示排名前十的風投機構依次為Paradigm、3AC、Delphi Digital、Framework、Multicoin、eGirl Cap、Defiance、Parafi、CMS Holdings、Polychain,Paradigm 位居第一。
Paradigm 成為大家眼中各方面滿意度最高的VC 機構並非偶然,不同其它風投,Paradigm 不僅是真心實意來靠各種資源支持,還和創始人的氣質相關,而且Paradigm 自己的研究團隊很強。
**所以對於自己的參投項目,Paradigm 往往深度參與,親自操刀幫助完成經濟模型設計,其中就不乏知名的行業頭部項目,這得益於其頂尖的研究員(論文經常被刷屏轉發)和頂尖的計算機專家(有的成員靠漏洞都已獲得數百萬美元賞金)。 **
而Paradigm 研究團隊最廣為人知的無疑就是Uniswap V3 的全新自動做市商(AMM)方案設計,曾被Uniswap 創始人公開稱讚。
其它的研究成果也都是學術氣息滿滿,且乾貨十足:
此外還有與Uniswap 創始人合作設計的全新做市模型TWAMM 等等。
部分方案研究成果展示
「Crypto VC」們的周期轉向
Paradigm 並不是第一個調整加密領域投資策略的風投機構。尤其是2020 年以來的加密牛熊週期中,**傳統互聯網時代大放異彩的風投們先是跑步進場、高調投資,但伴隨著行情的慘淡又逐步回歸理性。 **
最典型的莫過於頻頻發出高調All in Crypto 和Web3 信號的紅衫:
2021 年12 月8 日,紅杉資本一度將推特簡介變更為「Mainnet faucet. We help the daring buidl legendary DAOs from idea to token airdrops. LFG 」(我們幫助有膽識的人締造傳奇DAO,從創意到Token 空投),**高調參投多個加密項目(包括後面損失1.5 億美元的FTX),但隨後悄然改了回來。 **
而前不久,在FTX 事件中損失慘重的新加坡國家投資基金淡馬錫(Temasek),也削減了高級管理人員和負責投資FTX 投資團隊的薪酬(淡馬錫共向FTX、FTX US 投資約2.75 億美元,已全部減記)。
**所以在商言商,Paradigm 從Crypto 轉向當前大熱的AI 等新技術領域的決斷無可厚非,畢竟作為一家風投機構,它還要為LP 負責,而且在當下愁雲慘淡的市場環境中,手握數十億資金的Paradigm 也未必能夠在加密世界找尋到足夠的優質項目將錢花出去。 **
Meme 浪潮之下,Aptos、Sui 等大額融資的「天王級項目」越發不受市場待見,FTX 等單一高估值投資的巨大風險又殷鑑不遠,可選的路徑確實不多,逐步向加密領域之外破圈也成了幾乎必然的選項。
**只不過作為從Crypto 紅利中成長起來的加密原生派VC,Paradigm 的轉向在很多加密Max 主義的眼中無異於「背叛」。 **
2020 年以來,我們相繼經歷了歡呼傳統VC 跑步進場的樂觀、指責眾多項目因資本扶持而形成不同派系陣營的拉幫結派,再到如今對圈內原生VC「背叛」的不忿,正好對應一個完整的市場週期階段**。 **
**兜兜轉轉,其實不過是市場的輪迴,走到這一步,下一輪週期的到來似乎也不會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