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大戰開打!香港如何搶佔萬億市場,成為全球金融新霸主?

最近最火熱的投資工具,莫過於穩定幣。根據摩根大通的報告,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穩定幣總市值已超過 2,300 億美元。目前,國內多家巨頭企業,像阿里、京東也紛紛宣布入局穩定幣。還有今年 5 月,中國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並於 5 月 30 日刊憲正式將其立法,這標誌著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的全面監管框架落實。同時,華夏基金(香港)也於 7 月推出多個代幣化基金,佈局穩定幣金融產品。

但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覺得,穩定幣就是資本割韭菜的工具。但要跟大家說,穩定幣的背後其實是一場由加密貨幣引發的金融創新,正悄無聲息地重塑全球貨幣體系的底層邏輯。

一、穩定幣:連接法幣與比特幣的「濕地」

簡單來說,穩定幣是一種加密貨幣,而且是一種透過錨定法定貨幣(如美元、港元)或實體資產(如黃金),試圖維持幣值穩定的加密貨幣,依托區塊鏈技術。因為穩定幣錨定的是法定貨幣或黃金,所以它的價格不太波動,相較於比特幣、以太坊這類加密貨幣,穩定幣更適合作為支付、儲值和跨境結算的工具。

如果說法幣是地球上的陸地,比特幣是海洋,那麼穩定幣就像是連接兩者的濕地。法幣是由主權國家發行並背書,具備穩定幣值、法律保障和強監管的特徵,但正是這些特徵,使得法幣在國際支付方面效率偏低,手續費高昂,不易於國際結算。而比特幣代表的是去中心化場景下,自由流通、快速結算的途徑,但它的價值波動劇烈、匿名性強,導致它在主流經濟活動中缺乏廣泛應用的基本條件。

而穩定幣作為中介體,兼具兩者優點——既能與真實資產掛鉤,因而價值穩定;又基於區塊鏈網路發行和流通,擁有較高的交易效率和較低的交易成本,這使其成為未來數位金融基礎設施的關鍵元素之一。

想像一個畫面:你要跨國交易 2000 萬美元,以前企業在跨境支付中,使用 SWIFT 系統進行美元轉賬,到賬時間長不說,還要給比較高的手續費,大概在 5%~10%,要是遇到假日還要等更長時間。如果透過穩定幣來轉賬,可以快速完成,分秒到賬,而且成本還非常低。這時候,你會選擇穩定幣嗎?答案不言而喻。

二、穩定幣的國際情勢與戰略意義:美元霸權的「數位護城河」

穩定幣看似只是加密金融的衍生產品,實際上已成為國際博弈的新棋子。甚至可以說,是美國在試圖重塑全球金融「話語權」時所布下的戰略棋子。

全世界 95% 的穩定幣錨定的都是美元,人們對美元穩定幣的需求越大,穩定幣發行方需要持有的美元或美債規模就會越來越大,這相當於將私部門資金鎖定為美元流動池。而且,穩定幣的每一次流通,都需要美元或美債的間接支持,都是對美元的間接背書,這也讓美元的「全球貨幣」的地位更紮實了。

美國的《GENIUS 法案》要求美元穩定幣必須由美國機構發行,實質上就是在爭奪全球穩定幣標準制定權,打造美元霸權的「數位護城河」。

在國際背景不斷演變的同時,中國也面臨重要抉擇。作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對跨境結算效率和成本的最佳化有天然的戰略需求。穩定幣的興起也為中國提供了一個降低外貿支付門檻、增強金融獨立性的現實路徑。在傳統跨境支付體系中,資金通常需要通過 SWIFT 系統、經過多個中轉銀行,往往週期較長、成本高昂,且受制於西方金融規則。而穩定幣依托區塊鏈技術,可實現點對點的即時結算,大幅提升交易效率,尤其適用於「全球南方」國家、中小型外貿企業以及供應鏈金融等場景。穩定幣可以在不改變國家貨幣政策的前提下,提升貿易結算的彈性與效率。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出口導向國家,這種工具自然非常重要。

三、香港:穩定幣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

現在全球許多國家,包括英國、澳洲、日本、韓國等在內,都在佈局穩定幣的發展。但我要說,我們有巨大的機會,這個機會就在香港。

5 月 21 日,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了《穩定幣條例草案》,並於 5 月 30 日正式成為法例,中國香港也成為全球第一個對法幣穩定幣實施全鏈條監管的司法管轄區。

為什麼是香港?因為在推動穩定幣發展的潮流中,香港扮演著特別關鍵的角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地理與金融中心優勢:香港不僅位於中西交會之地,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也是全球數位資產創新中心。香港既有政策空間,又有人才和技術基礎,更有國際化的市場資源,背靠大灣區,連接全球最大製造業基地與消費市場,企業跨境收付需求高達萬億級,自然成為推動穩定幣創新和試點落地的理想場所。

港幣發行制度的基礎:香港早在加密貨幣興起之前,就有了類「穩定幣」的製度基礎——港幣的發行製度。港幣是由多家商業銀行在交存等值美元儲備後發行港元,這種貨幣局製度本質上就是一種「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框架,港幣發行就像一種紙面上的穩定幣,現在只需將其數位化、鏈上化,便能順勢進入全球金融科技革新的主戰場。

監管領先:《穩定幣法》的正式生效,將標誌著香港在金融監理合規層面走在全球前列。

推動數位人民幣國際化: 更長遠來看,香港的穩定幣創新不僅服務於本地市場,更可能成為推動「數位人民幣」國際化的橋樑,帶動中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發揮更主動的影響力。

四、香港的穩定幣衍生產品與領先實踐

佈局再強大,也需要實際落地的產品去支撐。目前香港已經有非常多領先的穩定幣衍生產品,例如華夏基金(香港)發行的加密貨幣 ETF 系列及代幣化基金。

華夏香港是當年首批發加密貨幣現貨 ETF 的公司之一,早在 2024 年 4 月 30 日,華夏香港就發行了華夏比特幣 ETF 及華夏以太幣 ETF,是亞太地區首批推出比特幣和以太幣 ETF 的資管公司。華夏比特幣 ETF(3042HK)上市後表現非常亮眼,近一年以來,漲幅翻倍。

除了以上現貨 ETF 產品,代幣化基金也是打通傳統金融與 WEB3 資產的通道。早在今年 2 月份,華夏香港就推出了亞太首個零售代幣化基金「華夏港元數位貨幣基金」,投資人可以透過區塊鏈工具,取得港元貨幣基金收益,而不再是所謂「不產生現金流」的死資產。而且上一周,7 月 17 日,華夏香港又全新發行了全球首發人民幣代幣化基金「華夏人民幣數位貨幣基金」,以及亞洲首支美元代幣化基金「華夏美元數位貨幣基金」,華夏香港利用自己的代幣化基金市場優勢,透過「穩定幣+代幣化基金」的創新組合,為未來發行的穩定貨幣化基金。

特別是人民幣數位貨幣基金,近年來離岸人民幣的池子總量不斷增長,這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發展提供了承接生息需求的土壤。華夏香港也是目前唯一全部參與香港金管局的三大沙盒計畫(CBDC、數碼港幣+、穩定幣)的資產管理公司,無論是產品數量、規模以及市場知名度都遙遙領先,已經成為整個亞太地區在數位資產領域最領先的公司。

如果說,香港已悄悄搶佔了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的製高點,那率先行動的華夏香港如今正站在浪潮之巔。

五、如何看待穩定幣與這場金融變革?

最後,問題來了,我們一般人到底該如何看待穩定幣,以及這場金融變革?

首先,我個人認為,不要將穩定幣等同於「無風險資產」,因為就算是法幣抵押型穩定幣,也可能因發行人破產、政策突變(如美國禁止非美元穩定幣),甚至是法定貨幣貶值導致損失。其次,要理性參與穩定幣的配置。如果想投資加密貨幣,可以把穩定幣當作避險部位,但要注意控制部位,盡量控制在總資產的 10% 以內,不要全部押進去。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隨著中國香港、美國等主要市場確立監管規則,穩定幣正從灰色地帶走向主流金融舞台,這裡有許多機會值得挖掘。

歷史總是眷戀那些能在混沌中建立秩序的地方,站在歷史的折疊處,當華夏香港的代幣化貨幣基金規模突破 10 億美元,我們也正在見證金融史的奇點時刻。身為一般投資者我們必須明白,這不是一場穩定幣的投機遊戲,而是資本載體的升維競賽。就像 1995 年理解互聯網,2008 年看懂行動支付,2025 年的穩定幣革命將重新定義「錢」的存在形式。當萬億級資產在鏈上甦醒,你的選擇將決定,你是做舊秩序的守衛者,還是新世界的哥倫布?

ETH-6.31%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