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解析比特幣飆漲背後五大驅動力:政策利好與機構採納齊發力

一、美國政策風向轉暖,政治支持成推動力 比特幣的漲得到了來自華盛頓的政策支持。美國衆議院於本週啓動“加密周”,三項關鍵法案即將投票,包括《CLARITY法案》(清晰加密市場框架)、《GENIUS法案》(穩定幣監管)、以及《反CBDC監管國家法案》(禁止联准会向個人發行央行數字貨幣)。 川普政府也展現出強烈的親加密立場,宣布成立“比特幣戰略儲備”和“數字資產儲備”,並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設立加密工作小組。 與此同時,歐洲MiCA法規已正式生效,英國、中國也在探索穩定幣監管機制。政策合法化正在加速機構對比特幣的接受程度。

二、比特幣ETF獲批,資金流入突破500億美元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2024年初批準了比特幣現貨ETF,這一轉折點極大提升了市場信心。據德意志銀行統計,自ETF獲批以來,已有超過500億美元流入比特幣相關ETF。 ETF帶來的流動性提升和價格穩定性改善,加上2024年4月的比特幣減半事件,共同推動了供需結構的優化。當前的結構性稀缺,正是支撐比特幣價格上行的核心邏輯之一。

三、採用率提升,企業和個人加速入場 德意志銀行數據顯示,截至6月,美國有17%的散戶投資者持有比特幣。企業端採用同樣迅猛,約31%的流通比特幣被公司財務部長期持有。Ripple(RLUSD-USD)與Circle(CRCL)更是申請了國家銀行牌照,意圖打入美國傳統金融體系。 越來越多傳統企業也加入比特幣行列,包括美國的肉類公司Beck & Bulow和日本的Metaplanet,它們正利用比特幣對沖通脹和美元貶值風險。

四、宏觀經濟推動避險需求,比特幣成數字黃金 美元指數(DX-Y.NYB)年內下跌近10%,美國財政赤字擴大及稅收新政進一步削弱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比特幣和黃金(GC=F)作爲替代價值儲藏工具,吸引了更多避險資金。 全球範圍內,從中國到捷克共和國,各國紛紛重新審視對美債的持倉;烏克蘭等國家甚至開始探索比特幣作爲儲備資產的可能性。隨着對法幣信任度下滑,比特幣正被視爲“數字避風港”。

五、技術基礎設施升級,機構入場更爲順暢 過去一年,比特幣基礎設施實現重大升級。核心協議的更新和Layer2解決方案如閃電網絡的普及,顯著提升了擴展性和交易效率。 與此同時,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和道富銀行(State Street,STT)等傳統金融機構也推出了更健全的加密資產托管服務,降低了機構入場門檻。德意志銀行認爲,這將加速比特幣在更廣泛機構用戶中的採用,進一步增強其合法性和價格表現。

BTC-0.8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