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加密金庫革命:上市公司正在重塑區塊鏈生態
加密金庫的新範式:上市公司與區塊鏈協議的邊界正在模糊
加密金庫已經不再局限於簡單持有比特幣,而是逐漸演變成一種跨鏈、原生質押和代幣分紅的新模式。我們正在見證一場革命:傳統企業開始模仿區塊鏈協議的運作方式。
當前加密市場最熱門的趨勢之一是PIPE交易和上市公司大規模配置加密資產。從某公鏈通過反向收購登入納斯達克,到某DeFi項目將代幣作爲資本和質押資產,這種轉變正在重新定義"上市公司"與"加密原生協議"之間的界限。
PIPE交易簡介
PIPE是"公開股權私募投資"的縮寫,指私人投資者以折扣價向上市公司注資。這種方式快速高效,能夠繞過傳統IPO流程中的繁瑣程序。
如今,PIPE交易越來越多地被加密原生公司用於上市或擴大市場影響力。它通常與"反向並購"結合,爲加密項目提供了一條快速上市的捷徑。公司可以避開冗長的路演和與銀行家的復雜談判,迅速成爲上市公司並登上全球頭條,實現即時上市和融資。
兩個典型案例
某公鏈創始人的資本運作
最近最引人注目的案例來自某知名公鏈創始人。他通過與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反向並購,將該公司更名並計劃以1億美元的代幣替代現金完成PIPE融資。這一舉動不僅將代幣變成了公司的核心資產,還暗示未來可能推出基於代幣的分紅機制。
更有趣的是,該創始人的父親將出任董事會主席,還有報道稱某知名政治家族成員可能加入公司高管團隊。這次PIPE交易不僅是金融操作,更融合了政治、家族與資本的多重元素。回顧過去,無論是發行穩定幣、復制DEX,還是追隨NFT潮流,該創始人一直緊跟市場熱點,復制最熱門模式並實現商業化。近年來,他與某政治家族關係密切,不僅是相關主題代幣的主要持有者,還出席了相關活動。他深諳"資金爲王"的道理,成功讓其項目在多個市場週期中保持領先地位。
某制藥公司轉型爲DeFi平台
除此之外,某制藥公司的轉型也引起了市場關注。這家原本專注於眼藥水技術的公司,通過與一個加密項目的合作,正在轉型爲一個DeFi平台。他們的目標是成爲首個以某代幣作爲主要資產的上市公司。公司不僅將持有大量該代幣,還將運行一個原生質押驗證節點,積極參與網路建設。同時,他們還聘請了一位來自加密行業的新CEO來領導公司。
此外,該公司還可能通過第二輪PIPE交易獲得額外1億美元的代幣認購權,若全部行權,其加密資產持倉將超過1.5億美元。
這一系列變化發生在該代幣上線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堪稱"最快實現上市配置"的代幣項目。近期該代幣價格一度突破45美元,雖然隨後回調至36美元左右,但其背後強大的社區動員力與敘事構建能力已引起傳統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某投資集團大手筆進軍區塊鏈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是某投資集團,該公司計劃配置多鏈代幣資產,總額高達6億美元。雖然完整細節尚未公開,但可以確定某新興代幣將成爲其資產組合中的重要部分。這種"多幣種金庫"策略正在成爲企業資產配置的新趨勢,與過去僅持有比特幣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如今,包括一些新興的Layer 1網路也開始進入上市公司的視野,爲企業提供更多樣化的資產增值途徑。
全球趨勢:從比特幣到多鏈資產配置
上市公司建立加密資產組合的趨勢已經在全球蔓延,並且不再局限於比特幣。
在法國,一家持有約1600枚比特幣的區塊鏈集團已成爲表現最佳的股票之一,其市值約爲其比特幣持倉價值的三倍。
在日本,被稱爲"日本版比特幣投資公司"的某公司持有1萬枚比特幣,其股價是其比特幣持倉價值的近7倍。
在香港,一家由知名互聯網公司創始人支持的投資公司最近宣布將某公鏈代幣納入其資產組合,隨後其股價上漲了約30%,當前市值約爲其代幣持倉價值的222倍。
通過比較這些公司的資產淨值(NAV)倍數,我們可以洞察不同國家市場的需求熱度。例如,日本某公司的7倍溢價遠高於法國的3倍,這表明日本市場對這類投資標的的需求更爲旺盛。
相比之下,由某知名區塊鏈項目聯合創始人支持的公司表現則相對平淡。其股價曾高達100美元,現已回落至10-12美元。目前其市值約爲6億美元,而其持有的加密資產價值約爲4.42億美元,NAV倍數僅爲1.38倍。這似乎反映出在公開市場上,投資者對某些主流代幣的熱情不如其他代幣,但這或許也爲逆向投資者提供了機會。
爲什麼這一趨勢如此重要?
PIPE交易和代幣資產組合策略已不再是短暫的市場現象,而是代表了上市公司進入加密領域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我們已經超越了"在資產負債表上持有比特幣"的初級階段。
我們正在目睹的關鍵趨勢包括:
加密資產組合成爲市場信號:當一家上市公司宣布持有某種代幣時,這不僅僅是財務管理,更是一種強烈的市場表態和生態結盟。
代幣原生上市公司的崛起:資產組合正在從比特幣擴展到各種新興公鏈代幣,形成與特定生態系統綁定的多元化策略。
PIPE交易成爲標準路徑:通過"後門上市"進入加密世界正成爲標準操作。它快速、靈活,且沒有傳統IPO的沉重包袱。
機構押注多鏈未來:機構的行動表明,公司不再只押注比特幣,而是選擇與各個生態緊密結合的多元布局。
我們正目睹一批新型上市公司的誕生,它們遵循Web3的運作規則,卻在傳統金融市場上展現。這不僅是企業策略的轉變,更是資本市場運行模式的革新。正如多個案例所展示的,未來可能每個主流加密項目都將誕生對應的"上市代表"。
而這,僅僅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