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以太坊L2正成爲DeFi生態重心 公鏈格局或將重塑
以太坊L2與公鏈格局的演變趨勢
目前以太坊生態系統正在經歷顯著變化,Layer解決方案如Arbitrum和Optimism正快速發展,逐漸成爲DeFi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多個指標來看,L2網路在活躍度和採用率方面呈現上升趨勢。
DeFi生態系統發展
從總鎖倉價值(TVL)來看,Arbitrum目前排名第五,僅次於以太坊、BSC、Tron和Polygon,超過了Avalanche、Solana等公鏈。Optimism則排名第八,也超過了多數公鏈。
從24小時DeFi交易量來看,Arbitrum排名第三,Optimism排名第五。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L2網路的活躍程度已經超過大多數公鏈。
生態項目發展
L2網路上DeFi、NFT、GameFi項目已經較爲齊全。許多主流DeFi協議如Aave、Uniswap、Synthetix等都已在L2網路上提供服務。同時也湧現出一些原生L2項目,如Arbitrum上的GameFi生態TreasureDAO和DeFi協議GMX等。
根據統計數據,Arbitrum和Optimism上已有數十個月活用戶超過1萬的項目。主要活躍項目包括Uniswap、GMX、Hop、Perpetual、Synthetix等。整體來看,L2生態發展已經超過大多數公鏈。
活躍地址數
從日活躍用戶數據看,BSC、以太坊和Solana目前仍高於Arbitrum和Optimism,但後兩者呈現明顯上升趨勢。Arbitrum從半年前1.5萬左右,上升至4-5萬左右;Optimism從半年前不到1萬,現在穩定在3-4萬左右。
預計隨着後續EIP-4844等升級推出,L2網路的日活用戶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2-5年內,L2網路在這一指標上的排名可能會發生較大變化。
交易數量
目前以太坊日交易數在100萬左右,Arbitrum和Optimism均在35萬左右。過去一年L2網路交易量呈上升趨勢,而以太坊主網相對平穩。預計L2網路交易量很快將穩定超過以太坊L1。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交易數量不能完全反映鏈的活躍程度。低費用可能會產生較多低質量交易,因此還需結合生態中活躍dApp的用戶數和交互量來綜合判斷。
交易費用
目前L2網路上發送ETH和兌換代幣的費用已經相當便宜,從幾美分到幾毛不等。與L1相比,發送ETH的費用已降低超過10倍。
除Solana外,其他公鏈在交易費用方面相比L2並無明顯優勢。更重要的是,隨着Proto-danksharding(EIP-4844)和danksharding的實施,L2網絡費用還有數十倍下降空間。
EIP-4844將爲rollups數據引入專用空間,可大幅降低數據發布成本。這意味着L2網絡費用可能會低於大多數單體公鏈,有望吸引更多用戶和開發者。
交易吞吐量(TPS)
根據第三方測試,以太坊L1的TPS約爲9,而主流公鏈如BSC、Solana等在數百TPS左右。按照理論計算,L2網路可達到1000-4000TPS,如果後續升級落地,有望超過100,000TPS。
雖然實際運行中可能無法完全達到理論值,但L2網路在TPS方面已有望與高性能公鏈相媲美。隨着技術進步,L2網路的TPS還將大幅提升,在未來5-10年內可能會在公鏈競爭中佔據優勢。
未來格局展望
隨着L2生態逐漸成熟,其TVL、活躍用戶和交易量有望超越大多數公鏈。雖然未來仍會是多鏈格局,但以太坊及其L2網路有較大可能成爲首要生態系統。
不過也需警惕可能出現的技術範式突破,這可能會對當前區塊鏈可擴展性產生顛覆性影響。目前各公鏈網路都還不是最終形態,真正的格局還需等到Web3大規模爆發時才能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