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那些流量之外,仍值得堅持的表達
「素箋孤坐對空山,筆冷燈寒夜未闌。莫道文章無實用,千秋氣骨在其間。」
中英文裏有三個詞匯,泛指差不多的一類人,但我自己卻有偏好。
KOL(Key Opinion Leader)這三個字母有點被濫用。如果有人跑過來說我是個 KOL,我一般擺手搖頭,決計不認。就像「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眼下很多所謂的「關鍵意見領袖」,既不關鍵、不屬於意見、更非領袖,徒具其名。許多打着 KOL 名號的人,其實只擅長蹭熱點、販賣情緒、制造對立,觀點隨風而變,內容缺乏深度與判斷力。
Influencer 聽起來則像一種職業,其工作的核心是「影響他人」。這類角色更像是廣告傳播鏈的一環,有任務、有 KPI、有帶貨鏈路。我是管商務的,職責是建系統、談合作、看效益,說話的本質和有沒有「影響力」沒有直接關係。有正面影響當然好,但影響不是目的,只是結果。中文翻譯「網紅」就更加詭異。我一半時間在線下:演講、會面、互動——那個「網」字幾乎把我的主要活動場域完全排除在外(更不要說我不「紅」了)。
Content Creator 是我最能接受的一個詞,聽起來也最中性。我做內容,是因爲我真的想說點什麼。我線上寫文章、線下寫演講文案,從不假手於人,不用 ghostwriter,不抄模板,不發流水線圖文。寫出來的東西有沒有影響、有沒有引起共鳴,我從來不設定目標,也不過分在意。內容不是我工作的 KPI,只是我選擇表達世界的方式。
我想要 Gate Square 做到的,也不是打造一個只有 KOL 和網紅的內容廣場。我們真正要建設的,是一個「共創型社區」:沒有誰比誰高,人人都能參與。你是 Gate 用戶,你有使用心得、有對功能或產品的思考,你能寫出來、說出來、畫出來,那你就是 Gate Square 的社區核心。我們不需要你有幾十萬粉絲,也不要求你要會剪輯視頻、衝流量、搶 SEO,只要你講得出真實的經驗,我們就歡迎你成爲這裏的聲音之一。
如果你正好也是這樣的人,廣場的大門,永遠爲你敞開。下一步的目標不是做一個粉絲最多的帳號,而是做那個能帶着一羣人真正理解產品、實際賺錢的人。不是流量領袖,而是效率領袖;不是大聲說話的人,而是讓自己和身邊人真正用得明白、賺得踏實的人。
你在廣場上所寫下的內容,未必當下爆火,但它可以成爲下一個牛市裏最有價值的腳注。
#GateSqure# #Gate4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