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我本身是一個特別謹慎看待“融大錢”的創業者,當然也不是說我想融大錢就能隨便像大佬一樣搞千萬刀出來。
不過也的確會看到早期融大錢會導致 項目固執過高後續down round難融到死,用錢效率不夠後續即使收購退出創始人到手可能還不如如硅谷大廠打工,錢太多掩蓋了方向和執行的錯誤早期缺少handson的信號搜集和低成本試錯。
但是對AI創業者而言,融到大錢甚至要和做好產品一樣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話)。
AI創業者向上面臨着大廠的場景擠壓,作爲本來就有更好的流量分發網路用戶使用場景的企業,給已有的場景和用戶配上AI,要比給AI找到場景和用戶容易太多了。 更何況大廠的工程研發能力嚴重溢出,有時候大領導不想讓大家吵,下面產品經理和員工都不得不抄。大機器上每一個螺絲釘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大廠項目組往往希望不斷擴大團隊規模、增加預算和權力,以提升自身地位和待遇。
向下面臨着模型層能力的覆蓋,辛苦籌備的agentic workflow / comfy UI / vertical agent 就被一個模型的迭代覆蓋了大多數能力,所以必須要做很深很有粘性才行。LLM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同時也有很強的研發團隊以及對模型能力的近水樓臺先得月,所以有時候爲了拉新和日活不得不自己去做生態裏有流量有用戶的業務。
兩側又有衆多競品衝入,能夠避開大廠和大模型射程的每一個小場景僅僅在灣區就一定有至少幾十家公司在競爭,大家不斷左右借鑑學(chao)習(xi),很難說有什麼絕對的硬技術壁壘,只要路被人走出來,大家都會去朝那個方向探一探的。
但是好在,最起碼硅谷依舊是,資本市場對AI項目的融資寬容度很高。只要是好背景團隊講一講agent故事,不說商業化怎麼樣就算場景沒清晰,拿到錢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能持續多久,後續會不會隨着市場成熟項目供給穩定,股指模式再靠近saas的arr multiple,也是不能確定的。因此能在這個階段拿夠錢,不管想衝一下還是狗住都會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