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duardo 來源:X,@emaverick90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你構建了產品,獲得了用戶,發行了代幣。但收入呢?仍然是 0 美元。
這種情況可能終於要改變了。
Hyperliquid 悄然推出了一種商業模式,行業內的大多數人尚未完全理解:直接將交易手續費收入分配給代幣發行方。這意味着,如果你的協議代幣在 Hyperliquid 上交易,你實際上可以從交易量中賺取費用。不僅僅是流動性提供者(LP)或做市商,而是你。
這只是機制上的一個小變化,卻是激勵機制上的巨大轉變。如果這種模式能夠持續,它可能會爲 DeFi 項目開闢一條全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一條不需要龐氏經濟學或投機性拉盤的道路。
因爲在 DeFi 中,炒作帶來收益,直到不再奏效爲止。這可能是第一個使用量帶來收益的模式。讓我解釋一下爲什麼這很重要。
我們都見過這個週期:一個協議啓動,發行代幣,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添加流動性,並開始通過挖礦來吸引注意力。有時這會奏效,總鎖定價值(TVL)上升,交易量飆升,代幣在更多平台上上線。
但這裏有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所有這些都不能保證協議賺取任何收益。
大部分交易量都發生在 Uniswap 或 Curve 等 DEX 上。雖然這些協議會產生費用,但這些費用都流向了 LP——而不是最初構建代幣或協議的團隊。作爲構建者的你,無法從自己代幣的成功中獲利。
那麼,大多數團隊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你可以擁有用戶和大量的代幣交易量,甚至價格漲。但你仍然沒有盈利模式。
除非你是少數能夠真正產生收入的 DeFi 例外之一,否則你將被排除在自己生態系統的經濟之外。
而這正是 Hyperliquid 顛覆傳統的地方。
Hyperliquid 引入了一個優雅而簡單的機制:如果你在他們的平台上列出你的代幣並進行交易,你就能賺取手續費。
想象一下。無需發行或額外的激勵。你只需要產生費用的交易量,然後你可以將這些費用轉化爲協議收入。
它是這樣運作的:
這意味着,如果你的協議創造了對某個代幣的需求(我是指任何代幣),你現在就能因該活動獲得獎勵。不是通過投機性拉盤,而是通過經常性的、協議原生的收入。
你不需要構建一個具有復雜價值累積機制的“治理”代幣。你可以發行穩定幣、質押代幣,甚至活動積分代幣,只要有交易量,你就能賺錢。
它最終將使用量、投機和價值直接與協議聯系起來。產品市場契合變成了收入契合。
這改變了 DeFi 協議對盈利方式的思考。
在此之前,可持續收入僅限於以下團隊:
但 Hyperliquid 開闢了第三條道路:創建一個被使用和交易的代幣,並通過手續費從這種需求中獲利。
這解鎖了:
最重要的是,它減少了“將一切金融化”的壓力。 項目現在可以專注於構建真正的基礎設施,如果人們交易它,他們就會獲利。
Hyperliquid 的手續費模式最有趣的二階效應之一是它如何強制進行思維轉變:
DeFi 團隊不再需要躲在代幣拉盤背後,他們必須構建人們真正想使用的東西。
如果交易手續費直接流向協議,那麼該交易量就成爲你的代幣以及你的產品是否具有真實市場需求的最清晰信號。不再有來自僱傭礦工的虛高 TVL 或模糊的虛榮指標,只有使用量和交易意願。
這非常強大。
它重新定義了我們評估成功的方式:
在一個交易活動成爲協議收入的世界裏,產品市場契合可以用現金流來衡量。這完全重塑了新項目的激勵結構:
沒有應用程序就發行迷因幣的日子可能成爲過去。如果 Hyperliquid 的模式流行起來,創始人將被迫做更難、更好的事情:首先構建偉大的產品。
這對整個領域來說都是一個淨勝利。
這不是財務建議,也不是保證成功的模式。
但這是目前 DeFi 中最有趣的假設之一:
如果交易量能夠直接爲協議開發提供資金,而無需依賴代幣排放或外部資金支持,會怎樣?
Hyperliquid 的模式仍處於早期階段。大多數創項目方尚未完全理解它所帶來的可能性。但對於那些關注的人來說,這可能是 DeFi 中迄今爲止最清晰的盈利途徑。
如果你的代幣被使用和交易,你就應該獲得報酬。
DEX 不提供這一點,但 Hyperliquid 提供。
因此,對於構建者來說,問題很簡單:
**既然可以直接通過 Hyperliquid 獲得收益,**爲什麼還要選擇在傳統 DEX 上發行代幣卻什麼都賺不到?
這可能不是 DeFi 盈利問題的“唯一”解決方案。但這是很久以來第一個真正有意義的解決方案。
230878 帖子
198608 帖子
146469 帖子
79063 帖子
65854 帖子
63177 帖子
60074 帖子
57775 帖子
51951 帖子
50381 帖子
Hyperliquid 是否解決了 DeFi 的盈利難題?
作者:Eduardo 來源:X,@emaverick90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你構建了產品,獲得了用戶,發行了代幣。但收入呢?仍然是 0 美元。
這種情況可能終於要改變了。
Hyperliquid 悄然推出了一種商業模式,行業內的大多數人尚未完全理解:直接將交易手續費收入分配給代幣發行方。這意味着,如果你的協議代幣在 Hyperliquid 上交易,你實際上可以從交易量中賺取費用。不僅僅是流動性提供者(LP)或做市商,而是你。
這只是機制上的一個小變化,卻是激勵機制上的巨大轉變。如果這種模式能夠持續,它可能會爲 DeFi 項目開闢一條全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一條不需要龐氏經濟學或投機性拉盤的道路。
因爲在 DeFi 中,炒作帶來收益,直到不再奏效爲止。這可能是第一個使用量帶來收益的模式。讓我解釋一下爲什麼這很重要。
DeFi 協議中失效的收入計算
我們都見過這個週期:一個協議啓動,發行代幣,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添加流動性,並開始通過挖礦來吸引注意力。有時這會奏效,總鎖定價值(TVL)上升,交易量飆升,代幣在更多平台上上線。
但這裏有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所有這些都不能保證協議賺取任何收益。
大部分交易量都發生在 Uniswap 或 Curve 等 DEX 上。雖然這些協議會產生費用,但這些費用都流向了 LP——而不是最初構建代幣或協議的團隊。作爲構建者的你,無法從自己代幣的成功中獲利。
那麼,大多數團隊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你可以擁有用戶和大量的代幣交易量,甚至價格漲。但你仍然沒有盈利模式。
除非你是少數能夠真正產生收入的 DeFi 例外之一,否則你將被排除在自己生態系統的經濟之外。
而這正是 Hyperliquid 顛覆傳統的地方。
Hyperliquid 的改變:交易手續費作爲協議收入
Hyperliquid 引入了一個優雅而簡單的機制:如果你在他們的平台上列出你的代幣並進行交易,你就能賺取手續費。
想象一下。無需發行或額外的激勵。你只需要產生費用的交易量,然後你可以將這些費用轉化爲協議收入。
它是這樣運作的:
這意味着,如果你的協議創造了對某個代幣的需求(我是指任何代幣),你現在就能因該活動獲得獎勵。不是通過投機性拉盤,而是通過經常性的、協議原生的收入。
你不需要構建一個具有復雜價值累積機制的“治理”代幣。你可以發行穩定幣、質押代幣,甚至活動積分代幣,只要有交易量,你就能賺錢。
它最終將使用量、投機和價值直接與協議聯系起來。產品市場契合變成了收入契合。
爲什麼這會改變 DeFi 商業模式
這改變了 DeFi 協議對盈利方式的思考。
在此之前,可持續收入僅限於以下團隊:
但 Hyperliquid 開闢了第三條道路:創建一個被使用和交易的代幣,並通過手續費從這種需求中獲利。
這解鎖了:
最重要的是,它減少了“將一切金融化”的壓力。 項目現在可以專注於構建真正的基礎設施,如果人們交易它,他們就會獲利。
重新定義成功:從代幣拉盤到真正的產品市場契合
Hyperliquid 的手續費模式最有趣的二階效應之一是它如何強制進行思維轉變:
DeFi 團隊不再需要躲在代幣拉盤背後,他們必須構建人們真正想使用的東西。
如果交易手續費直接流向協議,那麼該交易量就成爲你的代幣以及你的產品是否具有真實市場需求的最清晰信號。不再有來自僱傭礦工的虛高 TVL 或模糊的虛榮指標,只有使用量和交易意願。
這非常強大。
它重新定義了我們評估成功的方式:
在一個交易活動成爲協議收入的世界裏,產品市場契合可以用現金流來衡量。這完全重塑了新項目的激勵結構:
沒有應用程序就發行迷因幣的日子可能成爲過去。如果 Hyperliquid 的模式流行起來,創始人將被迫做更難、更好的事情:首先構建偉大的產品。
這對整個領域來說都是一個淨勝利。
結論:DeFi 收入的新假設
這不是財務建議,也不是保證成功的模式。
但這是目前 DeFi 中最有趣的假設之一:
如果交易量能夠直接爲協議開發提供資金,而無需依賴代幣排放或外部資金支持,會怎樣?
Hyperliquid 的模式仍處於早期階段。大多數創項目方尚未完全理解它所帶來的可能性。但對於那些關注的人來說,這可能是 DeFi 中迄今爲止最清晰的盈利途徑。
如果你的代幣被使用和交易,你就應該獲得報酬。
DEX 不提供這一點,但 Hyperliquid 提供。
因此,對於構建者來說,問題很簡單:
**既然可以直接通過 Hyperliquid 獲得收益,**爲什麼還要選擇在傳統 DEX 上發行代幣卻什麼都賺不到?
這可能不是 DeFi 盈利問題的“唯一”解決方案。但這是很久以來第一個真正有意義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