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SWIFT的終結?

作者:Sylvain Saurel,編譯:Shaw 金色財經

在全球化塑造企業競爭力的當下,一個令人矚目的悖論依然存在:跨境支付作爲全球貿易的命脈,卻是金融體系中速度最慢、成本最高且最不透明的環節。源自 20 世紀的基礎設施,以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網路爲代表,難以滿足 21 世紀對靈活性、透明度和主權的要求。處理時間往往長達數日,每經過一個中介環節費用就會累積,資金的流向對企業財務主管而言仍是個謎。

與此同時,一場悄無聲息的革命正在悄然進行,其推動力來自最不引人注目但最有用的加密資產:穩定幣。與那些波動劇烈的其他數字貨幣不同,這些由美元或歐元等傳統貨幣支持的代幣已經在大規模地充當貨幣渠道。相關數據令人震驚。2024 年,通過穩定幣結算的交易量達到了驚人的 24 萬億美元。更令人矚目的是,在這一總額中,有 7.6 萬億美元用於實際支付——這一數字已經是像 PayPal 這樣的巨頭年處理量的五倍。

這種趨勢已不再是微弱的信號。支付巨頭 Stripe 收購初創企業 Bridge 等戰略舉措證實了向更現代、更快捷且對傳統銀行渠道依賴更少的基礎設施加速邁進。面對這一現象,一種務實且強大的技術替代方案正在浮現:即“穩定幣三明治”。這絕非單純的創新之舉,而是一場架構上的徹底變革,很可能重新定義國際支付的遊戲規則。

SWIFT系統:行將就木的遺產

要理解這項創新的範疇,我們必須首先評估現有系統的局限性。SWIFT 創建於20世紀70年代,它並非一個支付系統,而是一項安全的信息傳遞服務,允許超過1.1萬家金融機構交換轉帳指令。資金轉移本身依賴於一個復雜的“代理銀行”網路。

假設巴黎的一家公司需要向聖保羅的一家供應商支付巴西雷亞爾。其法國銀行可能沒有與巴西供應商銀行的直接帳戶。因此,這筆交易通常會通過一家或多家中間銀行,這些中間銀行往往是總部設在紐約或倫敦的大型國際銀行。每家中間銀行都會檢查交易,扣除手續費,進行貨幣兌換(通常匯率並不優惠),然後將指令傳遞給鏈條中的下一個環節。這種層層傳遞的過程解釋了爲何會有兩到五個工作日的延遲,成本的累積(轉帳手續費、代理行手續費、匯率差價),以及缺乏可追溯性。對於公司而言,這意味着時間、金錢的損失以及對其現金流控制權的喪失。

“穩定幣三明治”:21世紀的新架構

“穩定幣三明治”這一概念提出通過一個極其簡單的三步架構來繞過這一系列中間環節。

  1. 第一層(本地轉換):發起支付的公司無需改變其習慣。它使用本地貨幣(例如歐元)支付。專業的支付服務提供商會立即將這些歐元轉換爲流動性強的穩定幣,例如 USDC(由美元支持)或 EURC(由歐元支持)。這種轉換在流動性充足的平台上進行,從而保證最佳匯率。
  2. 中間層(區塊鏈轉帳):穩定幣金額隨後通過公鏈(例如以太坊、Solana 或 Tron)轉入目標國家/地區供應商的數字錢包。此轉帳是系統的核心:它幾乎是即時的(只需幾秒到幾分鍾),由加密技術保障安全,並且無論轉帳金額多少,其費用都極低且可預測。
  3. 最終層(本地兌換):穩定幣到達目的地後,供應商會立即將其兌換成收款人的當地貨幣,例如巴西雷亞爾。同樣,交易是在流動性高的本地市場進行的。資金隨後會轉入供應商的傳統銀行帳戶。

收款人無需與加密貨幣進行任何交互,即可收到預期的本幣金額。而發行公司則只是在本地進行了支付。這種“三明治”結構吸收了跨境轉帳的所有復雜性。這種方法具有重要的戰略優勢:它允許公司在區塊鏈上向收款人付款,而無需在內部直接採用加密貨幣。這是一種簡單而循序漸進的方式,可以擴展支付渠道,而無需更改貨幣或擾亂其會計和財務結構。

企業競爭力的三大決定性優勢

對於首席財務官和財務主管來說,這種模式的優勢是直接且可衡量的。

首先是速度。從幾天的延遲縮短到幾分鍾,這是一場變革。

對於進口關鍵零部件的公司來說,幾乎立即向亞洲或拉丁美洲的供應商付款,可以確保交貨順利進行,避免生產鏈中斷。對於現金流通常緊張的中小企業來說,幾分鍾內收到付款,而不是等待一周,可以顯著提高營運資金和財務透明度。

其次是經濟效率。去中介化對成本有直接影響。通過省去代理銀行費用,並在交易鏈的兩端獲取更具競爭力的匯率,企業可以節省大量成本,在某些支付渠道上可節省約1%至3%的費用。對於每年數百萬美元的資金流而言,這些收益具有戰略意義。此外,透明度也是至關重要的:費用信息可以提前知曉,從而避免了令人不快的意外。

第三是可擴展性和包容性。“穩定幣三明治”模式尤其適合在主要代理銀行服務不足或服務欠佳的地區運營的公司,尤其是在非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它使企業能夠接觸到銀行基礎設施薄弱或貨幣波動劇烈的國家的供應商或客戶。通過使用美元(通過穩定幣)作爲轉帳工具,可以避免資金轉移過程中外來貨幣波動的影響。

數字美元的霸權:美國的戰略優勢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這場支付革命並非中立。穩定幣的出現非但沒有威脅美元的主導地位,反而極大地鞏固了它。有一點是明確的:絕大多數流動性最強、使用最廣泛的穩定幣(USDT、USDC)都以美元爲支撐。無論是在新加坡和墨西哥之間,還是在尼日利亞和土耳其之間,使用這些資產進行的每一筆交易實際上都是以美元計價的。

這一現象賦予了美國決定性的優勢。當其他經濟強國(例如歐洲)正在對數字歐元進行理論化和實驗,但進展緩慢時,美國私營部門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構建並部署了數字美元的私人基礎設施。這些快速高效的新金融渠道,將美元的影響力擴展到了傳統銀行渠道之外。

穩定幣非但不是規避美國實力的工具,反而正成爲其霸權的載體。它們將美元更牢固地錨定在全球數字經濟的核心位置,使其成爲區塊鏈交易不可或缺的貨幣。這種新金融回路的“美元化”讓華盛頓獲得了間接但相當大的影響力,因爲穩定幣的主要發行方都是受美國監管的中心化實體。盡管穩定幣革命看似去中心化,但它很可能在未來幾十年鞏固美元作爲全球金融體系關鍵支柱的地位。

強大的貨幣與主權槓杆

除了技術創新及其地緣政治影響之外,這還關乎貨幣戰略和韌性。通過擺脫幾乎完全依賴傳統銀行網路的束縛,穩定幣支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運營靈活性。企業不再受制於銀行的營業時間、公共假期或身處不同時區的中間機構的決策。

在地緣政治和金融碎片化日益加劇的背景下,獲取某些支付網絡的途徑可被用作施壓手段,因此,爲維護經濟主權,多樣化支付渠道變得至關重要。“穩定幣三明治”正作爲一種強大的貨幣工程槓杆應運而生,它基於穩定且流動性強的數字資產,旨在構建更具韌性、更少集中化且更不易受攻擊的支付流。

雖然公共機構(例如制定了 MiCA加密資產市場法規的歐盟)正在致力於監管資產代幣化,而各國央行也在謹慎探索央行數字貨幣(CBDC),但企業已經採取了行動。它們無法再等待五到十年讓這些項目落地。通過採用“穩定幣三明治”模式,它們正在應對對國際支付的流動性、速度和控制權的即時需求。這並非突然的斷裂,而是由對運營績效的追求所引導的自然演變。SWIFT 的取代可能不是什麼盛事,而是一場由那些已經在實地構建未來金融的企業引領的漸進式過渡。

USDC-0.0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