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ma CEO逆襲之路:監管阻撓 華爾街擁戴

先前,Adobe因監管壓力放棄了以200億美元收購設計軟件初創公司Figma的交易。而今,Figma已於7月31日周四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按完全稀釋計算,其市值現已接近700億美元。

Figma當地時間7月31日周四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爲其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迪倫·菲爾德帶來了18億美元的財富。圖片來源:Gabriela Hasbun for Forbes

原文標題:《監管機構阻撓,華爾街正名:設計軟件初創公司Figma的CEO如今成億萬富豪》

2024年1月,舊金山設計軟件初創公司Figma的員工過完聖誕假期回到公司時,收到了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在經歷了15個月難熬的監管拉鋸戰後,Adobe以200億美元收購Figma的交易告吹,原因是監管機構擔心會引發壟斷。

消息傳出後,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迪倫·菲爾德(Dylan Field)爲這家旨在成爲“設計界谷歌文檔”的初創公司按下了重置按鈕。Figma將內部估值下調至僅100億美元,並向自願離職的員工提供相當於三個月薪資的遣散費。公司1300名員工中,僅有約4%接受了這一方案。

內部人士和投資者表示,此舉旨在穩定公司,爲其作爲獨立初創公司的長期未來做準備。“這麼做的最終的結果就是留下了一大批極富幹勁的員工,他們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爲推出新產品不懈努力。”Figma的投資者、風險投資公司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合夥人馬蒙·哈米德(Mamoon Hamid)說。

近18個月過去,菲爾德的賭注得到了回報。

周四,Figma及其投資者計劃通過公開售股籌集12億美元,按完全稀釋計算(包括未行使的期權和其他股權獎勵)估值超190億美元,規模有望進入今年科技行業IPO前五。截至首個交易日收盤,Figma股價報每股115.50美元,較33美元的發行價漲逾兩倍。菲爾德的財富由此升至64億美元,聯合創始人埃文·華萊士(Evan Wallace)也成爲億萬富豪,身家估計爲31億美元。

此次上市的最大贏家之一便是菲爾德本人。按周四IPO發行價計算,他的身家估計爲18億美元,但這可能只是他財富故事的第一篇章。

根據2021年和2025年授予他的薪酬計劃,若這位33歲的CEO繼續留在Figma,且公司股價漲至130美元(即發行價的四倍),那麼未來十年他還有機會額外解鎖價值13億美元(按當前發行價計算,稅前)的股份——當時Adobe曾向他提供過類似的留任方案。

上市當日,這些限制性股票的潛在價值已漲逾兩倍。這種薪酬結構反映了一種趨勢——企業開始採用激進的長期激勵計劃,類似於埃隆·馬斯克在特斯拉獲得的560億美元天價股權激勵。不過,特拉華州一家法院於2024年1月宣布該計劃無效,理由是馬斯克對董事會影響過大,該計劃制定過程不公(馬斯克已提起上訴)。

Figma雖已上市,但菲爾德對自己在2013年聯合創辦的這家初創公司仍擁有極大的控制權。

IPO條款賦予了菲爾德對聯合創始人、布朗大學校友埃文·華萊士所持股份的投票權(按發行價計算,這些股份價值近9億美元,截至當日收盤則達31億美元)。菲爾德和華萊士將持有公司99%的B類股,投票權是其他投資者所持A類股的15倍。總體而言,這使得曾入選《福布斯》30 under 30 榜單的菲爾德掌控公司約74%的投票權(其中包括與華萊士所持股份掛鉤的近26%的投票權)。

據Axios報道,華萊士在6月將三分之一的股份捐贈給致力於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的非營利組織馬林社區基金會(Marin Community Foundation),若非此舉,他的身家會更高。華萊士曾擔任Figma的首席技術官,於2021年離職。菲爾德、華萊士和Figma均拒絕置評。

2023年與Adobe價值200億美元的收購交易告吹後,這次上市讓Figma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Adobe首席執行官尚塔努·納拉延(Shantanu Narayen)當時稱,收購Figma對這家推出了Photoshop、Premiere Pro和Indesign等軟件的公司而言是“變革性的”。

然而,Adobe的投資者對200億美元的報價持反對態度——這個數字是這家初創公司上一次估值的兩倍、4億美元營收的約50倍。此外,美國、英國和歐洲的反壟斷監管機構也對這筆交易表示擔憂,更不用說Figma的粉絲們了——他們中的許多人早已放棄使用價格高昂的Adobe工具。

這筆收購交易於2022年9月首次宣布,但在英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發出警告稱該交易可能減少設計軟件領域競爭後,最終於2023年12月下旬告吹。交易取消後,Adobe不得不向Figma支付了10億美元的“分手費”,但Figma及其聯合創始人仍需啓動一次痛苦的重置。

“放棄像合並這樣的計劃確實會很難受,但迪倫評估了形勢,然後說:‘事已至此,這是新計劃,我們行動起來吧。’”Figma的投資者、風險投資公司Greylock合夥人約翰·莉莉(John Lilly)說。“盡管你會提供補償,但讓自己的員工離職總歸會讓人有些惶恐,但迪倫不會這麼畏首畏尾,再者這麼做對公司確實有益處。”

在創始人忙着與Adobe以及大西洋兩岸的監管機構談判時,Figma團隊也沒閒着。2023年初夏,公司推出了一款幫助開發者將設計轉化爲代碼的工具,隨後又在去年發布了一系列新的設計和人工智能工具。

這顯著提升了Figma的業績——自Adobe收購交易首次宣布以來,公司營收幾乎翻了一番。去年,Figma的營收爲7.49億美元,且在加速增長——2025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爲2.2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6%。即便如此,Figma目前尚未實現盈利。去年,公司錄得7.32億美元虧損,主要是由於向員工發放了8.89億美元的股票獎勵。

Figma仍擁有一批狂熱的追隨者,今年公司在舊金山和倫敦舉辦的年度Config大會更是吸引了數千人到場,菲爾德則是大會備受追捧的明星演講者。

2012年,他獲得了蒂爾獎學金,從布朗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退學,和校友華萊士先後嘗試了多個商業創意,比如無人機軟件和表情包生成器,之後才聚焦Adobe的Photoshop編輯工具。兩人花費數年時間才推出Figma基於瀏覽器的畫布測試版,但2015年推出後,便迅速受到設計師和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內部人士的歡迎。這也讓Figma在首款產品推出僅六年後,估值就衝上100億美元,成爲硅谷最受關注的初創公司之一。

此次IPO也令Figma的一些風投支持者收獲了巨額收益。按發行價計算,Index、Greylock和凱鵬華盈這三家頂尖風投公司目前共持有價值近60億美元的股份,而如果按周四收盤價計算,這個數字還會更高。

在Figma的S-1文件中,Index被列爲最大股東。按IPO價格計算,其持股價值約爲21億美元。菲爾德19歲那年,Index合夥人、《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Midas List)上榜者丹尼·裏默(Danny Rimer)就投資了Figma的種子輪。

紅杉資本和硅谷財富管理公司Iconiq也是此次IPO的大贏家。

上市活動已沉寂許久,Figma的IPO也許會爲更多公司上市打開大門。在此之前,Coreweave(估值230億美元)和Chime(120億美元)等若幹公司的IPO以及一連串的收購交易,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風投機構所經歷的罕見且痛苦的“退出荒”。

Figma的一些主要支持者今年有望獲得豐厚回報——而且結出碩果的不單單是Figma。Index還將從其他數筆交易中獲益,包括谷歌以320億美元收購Wiz,Meta以140億美元收購Scale AI,以及涉及市值50億美元的土耳其遊戲開發商Dream的股權收購交易。凱鵬華盈投資的芯片制造商Ambiq於7月30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此外,谷歌還以24億美元收編了“氛圍編程”初創公司Windsurf的管理團隊。

這些交易中的一部分是受人工智能熱潮推動,而這股熱潮卻對Figma構成了威脅。包括Lovable、Replit和StackBlitz在內的新創公司已籌集巨額資金,且營收激增。它們利用人工智能,不僅能將簡單的書面指令轉化爲Figma擅長制作的原型和草圖,甚至還能生成完整可用的網站和應用程序。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