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正式啓動!
🎮 本期聚焦:Yooldo Games (ESPORTS)
✍️ 分享獨特見解 + 參與互動推廣,若同步參與 Gate 第 286 期 Launchpool、CandyDrop 或 Alpha 活動,即可獲得任意獎勵資格!
💡 內容創作 + 空投參與 = 雙重加分,大獎候選人就是你!
💰總獎池:4,464 枚 $ESPORTS
🏆 一等獎(1名):964 枚
🥈 二等獎(5名):每人 400 枚
🥉 三等獎(10名):每人 150 枚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不少於 300 字的原創文章
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每篇文章需 ≥3 個互動(點讚 / 評論 / 轉發)
發布參與 Launchpool / CandyDrop / Alpha 任一活動的截圖,作爲獲獎資格憑證
同步轉發至 X(推特)可增加獲獎概率,標籤:#GateSquare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907
🎯 雙倍獎勵機會:參與第 286 期 Launchpool!
質押 BTC 或 ESPORTS,瓜分 803,571 枚 $ESPORTS,每小時發放
時間:7 月 21 日 20:00 – 7 月 25 日 20:00(UTC+8)
🧠 寫作方向建議:
Yooldo
以太坊的挑戰,如何應對模塊化堆棧的價值流失?
撰文:papiofficial
編譯:zhouzhou,BlockBeats
編者按:本文討論了以太坊在 Rollup、L2、L3 等技術發展中的角色變化。隨着項目通過 Rollup 即服務(RaaS)推出自己的鏈,團隊的焦點逐漸轉向產品、用戶和代幣,而不再關注與以太坊的對齊。作者通過「被遺棄的母親」比喻,以太坊逐漸成爲背離它的項目的「母親」,ETH 作爲資產在這個過程中被稀釋。作者提問:如果以太坊不想變成這種「母親」,它應該如何應對這種變化?
以下爲原文內容(爲便於閱讀理解,原內容有所整編):
以太坊社區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 Rollup、L2 和 L3 是否從以太坊 L1 中提取了價值。在過去的 24 小時裏,@ameensol、@haydenzadams、@wmougayar、@siobh_eth、@TrustlessState 等人都深入參與了這場討論。
我的看法是:任何將交易和活動從以太坊 L1 轉移出去的行爲,本質上都是一種價值提取行爲。
這並不一定是壞事。但我認爲,從長遠來看,這確實會影響 ETH 這個資產。
讓我用兩個角度來解釋:一個是豐田(Toyota)的類比,另一個是我曾參與顧問的一個現實世界中的 Rollup 項目。
在豐田工作時,我從我的精益導師那裏學到一個原則,叫做 Genchi Genbutsu(現地現物)。意思是:「親自去看。」不要只依賴數據面板或二手信息,要直接去體驗事物本身。這個理念深深影響了我分析以太坊等生態系統的方式。
Genchi Genbutsu 教你避免陷入抽象的陷阱。
數據當然有幫助,但如果沒有第一手的實際體驗,數據就是不完整的。
我參與過幾個 Rollup 項目的上線,每次都目睹了同樣的變化。而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裏開始了。
這裏我想引入一個概念:「被遺棄的母親」(Orphaned Mother)。
在哲學中,這個詞指的是像物理、數學和經濟學這樣的學科,最初都是從哲學中誕生的。
哲學孕育了它們,但它的「孩子們」長大後卻離開了它,最終她成了被遺棄的母親。
每一個新的 Rollup、L2、L3 的出現,都會讓以太坊逐漸變成那個「被遺棄的母親」。
幾年前,我曾爲一個專注於特定領域的 Rollup 項目提供過建議。團隊成員全都是堅定的以太坊信仰者——我早在 2017 年 ETH San Francisco 活動上就認識了他們。
起初,他們都是理想主義者。
他們當時用的是像 @gelatonetwork、@alt_layer、@conduitxyz 或 @Calderaxyz 這樣的 Rollup 即服務(Rollup-as-a-Service)提供商。這些公司都非常優秀,也很好地服務了他們的客戶。
整個過程非常簡單,甚至不到 30 分鍾,就能搞定:你就擁有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鏈。
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一切開始發生變化了。
上線之後,他們的心態變了。他們不再只是構建者,而是成了創業者。
他們的關注點轉向了產品、用戶、社區、增長。他們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鏈和代幣上。
至於是否與以太坊保持一致?已經排不上前十的優先事項了。
這並不是在批評他們,而是現實的情況。
當你運營自己的鏈時,你的思維模式會發生改變。你會優化自己的飛輪、自己的激勵機制、自己的代幣。
以太坊就成了那個被遺棄的母親。
回到 Genchi Genbutsu——親自去看。
啓動你自己的 Rollup,使用一個 RaaS,嘗試去發展它,發行你自己的代幣。親身體驗一下,你會發現你的心態是如何從 ETH-maxi 轉變爲代幣創始人的。你會感受到這種變化。
讓我總結一下:
(1) 啓動你自己的鏈會把你從一個與以太坊保持一致的構建者轉變爲一個商業擁有者。
(2) 這種擁有者的心態讓 ETH 變得可選。
(3) 不要只聽我說,自己去驗證一下。
這既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它就是這樣。但如果以太坊想避免成爲模塊化堆棧中的「被遺棄的母親」,它就需要正面應對這種動態。
在這個模型中,ETH 作爲資產確實會被稀釋。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