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aggerAI)
Tagger 是一個全方位的 AI 資料協作平台,涵蓋資料收集、清理、標註、驗證與交易五大核心功能。平台結合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架構,建構全球性的資料驗證協議,讓資料擁有者、標註者與需求方能在公平、公正的機制下互動。
去中心化資料驗證機制
Tagger 結合區塊鏈、可信運算與加密技術,全面去中心化處理資料儲存及權利驗證。每筆資料上鏈後即生成 NFT 憑證,持有人擁有完整管理權,包括檢視、授權或交易,皆由用戶自主決定。
Web3 群眾協作資料收集
善用 Web3 群眾外包特性,Tagger 鼓勵用戶上傳資料建立資料集。平台設有自動清理機制,可即時移除重複、非法與低品質內容,確保整體資料庫合規且可靠。
AI Copilot 智能標註系統
Tagger 導入 AI Copilot 工具,可協助用戶針對影像、語音、文字及影片等多元資料型別進行高品質標註。即使非專業用戶,也能透過 AI 協助完成專業等級的標註任務,極大提升資料可用性。
完全開放資料交易市場
Tagger Marketplace 讓用戶能展示、搜尋並交易資料集。敏感或私人資料可設為僅可檢視、不可轉移,使資料能被應用且不失控。資料上架後用戶可選擇授權、租賃或銷售,實現使用與擁有的雙重價值。
Proof-of-Human-Work 激勵模型
Tagger 將參與者的貢獻數據化,根據貢獻即刻發放原生代幣 $TAG。此模型強調公平獎勵,所有參與標註、清理或審查任務的用戶都能獲得報酬,真實肯定 Web3 社群的貢獻。
Tagger 生態系共分為資料工作者、AI 需求方、資料供應方及資料購買方四種角色。這些角色界線互動流動,用戶既能是標註者,也能轉變為資料賣家或買家,形成真正開放且多元的資料市場。
(來源:tagger.gitbook)
每項任務類型(如資料收集、清理、標註)皆須支付任務總金額 5% 作為平台費用。任務完成後,資料擁有者可依驗證協議正式取得資料 NFT,並獲得所有權或授權使用。
$TAG 為 Tagger 平台的原生及治理代幣,總供應量 405,380,800,000 枚。不僅可作為貢獻報酬,也可用於資料購買、功能訂閱及 AI 模型客製化服務。未來持有者將能參與平台治理與決策。整體分配方式如下:
Proof-of-Human-Work(人類貢獻證明)占最大比例,分配 74.00%(共 3,000 億枚代幣),專屬獎勵參與資料收集、標註、清理和驗證等工作的 Web3 資料工作者。這些代幣根據工作量及品質立即發放,確保每位參與者的勞動價值被公平承認,平台也以 AI 驗證與人工審核雙重保障分配的透明與公正。
Tag-to-Pump 計畫約占 21.06%(約 853.8 億枚),用於早期社群推廣及實驗性任務發放,並透過 four.meme 平台推廣與釋出,主要獎勵早期參與資料任務的貢獻者。
流動性配置占 4.93%(約 200 億枚),已與等值 $BNB 部署於 PancakeSwap,確保初期代幣具備穩定健康市場流通性,支援用戶在開放市場上自由交易 $TAG。
這樣的分配設計不僅確保社群高度參與及公平,也為代幣價值建立長期可持續的經濟模型。
立即開始 TAG 現貨交易:https://www.gate.com/trade/TAG_USDT
Tagger 不僅是一個平台,也是關於 AI 資料權與生產關係的重要創新。它打破 Web2 封閉式資料壟斷、釋放資料所有權,並激勵全球用戶參與 AI 生產。從 Proof-of-Human-Work 勞動報酬機制,到 NFT 化資料資產的擁有權新定義,Tagger 重新賦予資料價值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