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以太坊版微策略热潮 重塑加密资产投资逻辑
近期,以太坊版"微策略"热潮引发了市场关注,这种效仿比特币微策略的做法能否为ETH带来类似的"正向飞轮"效应?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几点思考:
这波以太坊微策略热潮确实借鉴了比特币微策略的成功经验,短期内可能会吸引更多美股公司加入。无论操盘主体如何,传统机构资金和股民的实际投入,将ETH作为储备资产的行为,确实帮助以太坊摆脱了长期低迷的状态。这种由华尔街资金驱动的涨势,验证了ETH已经开始吸引圈外增量资金,不再仅仅依赖加密货币圈内的叙事堆砌。
比特币更接近"数字黄金"的储备资产定位,价值相对稳定且预期明确。相比之下,ETH本质上是一种"生产性资产",其价值与以太坊网络的使用率、Gas费收入、生态发展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这意味着ETH作为储备资产可能面临更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如果以太坊生态遇到重大技术安全问题,或监管部门对DeFi、Staking等功能施压,ETH作为储备资产的风险和波动可能比BTC更大。因此,虽然可以借鉴BTC版微策略的叙事逻辑,但市场定价估值逻辑未必能保持一致。
以太坊生态相较于比特币,拥有更成熟的DeFi基础设施积累和更丰富的叙事延展性。通过质押机制,ETH可以产生约3-4%的原生收益率,使其成为加密世界中的"链上生息国债"。机构认可这一概念,短期内可能对原本为BTC提供原生资产生息的各种基础设施构建造成不利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一旦ETH作为可编程生息资产在微策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反而可能刺激BTC生态加速发展,完善基础设施。
这轮微策略热潮本质上重塑了加密货币领域的叙事方向。过去,项目方主要向风投和散户推广技术叙事,现在则需要向华尔街讲述故事。关键区别在于,华尔街不会被纯粹的概念所吸引,他们更关注真实的用户增长、收入模型和市场规模等实际商业价值。这迫使加密项目从"技术叙事导向"转向"商业价值导向",这正是以太坊面临的挑战。
参与这轮微策略概念的美股公司多为传统资本市场业务增长乏力,需要融合加密货币寻找新突破口的企业。他们选择全力投入加密资产,往往是因为主营业务缺乏增长点,不得不寻求新的价值增长引擎。这些操作主体之所以敢于如此激进,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美国政府推动加密行业变革到监管机制成熟前的"套利窗口"。短期内,他们可能利用了一些法律和合规方面的模糊地带,如会计准则对加密资产分类的不明确、SEC披露要求的宽松以及税务处理的灰色地带等。
微策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比特币这轮超级牛市的红利,但作为复制者未必能复制同样的成功。因此,这次操作主体带来的市场热度本质上仍是一种豪赌和试错,投资者需要警惕相关风险。
这轮微策略热潮更像是加密货币进入主流金融体系的一次"大练兵"。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即便失败,也成功将ETH从叙事乏力的困境中拉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