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銘文2.0:社交銘文引領內容上鏈新趨勢

銘文內容上鏈:BTC的文藝復興

文化是加密貨幣價值共識的根基,傳播價值共識離不開加密貨幣的自有文化。價值共識就是Meme,加密貨幣無法擺脫Meme現象,BTC是最早也是最大的Meme。BTC將其核心文化通過一則新聞轉載直接植入創世區塊,最終實現了自舉。

回歸鏈上文化、去中心文化的傳統,是回到BTC自發自舉的可行方法。Ordi、Sats等銘文的出現,將銘文代碼信息直接植入BTC社區,是BTC文藝復興的自發起點。加密文化與技術的結合,通過內容上鏈的方式自覺實現加密資產與文化的綁定,將成爲銘文2.0發展的一個方向。

銘文內容上鏈:BTC的文藝復興

序章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中本聰在創世區塊的腳本區域記錄了泰晤士報的一則新聞:"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這開啓了加密世界的大航海時代。

13年過去,中本聰已成神話。BTC的腳本區域再次迎來高光時刻。銘文技術的出現,挖掘了BTC存儲空間的價值。這引發了對BTC原始認知的反思:BTC不僅能作爲自身的帳本,還能作爲其他資產的帳本!

價值共識=Meme!

共識分爲技術路線的共識和價值取向的共識

BTC從無到有實現了價值自舉。在這個過程中,社群不僅要達成技術共識,還要達成價值共識。僅有技術共識不代表有強大的價值共識。

達成價值取向共識的過程,就是形成Meme的過程

BTC從無價格到有價格,經歷了一年半的時間。在這期間,BTC社區不斷反思BTC是否值錢、值多少錢。這就是價值共識,永遠是主觀的。奠定BTC價值共識的根基是對貨幣中心化的FUD。創世區塊的新聞就是FUD的種子和導火索。

幣價起伏擺脫不了Meme現象

大部分代幣本質上就是Meme幣。BTC可以說是最大的Meme。幣價的事就是Meme的事。代幣所代表的傳統金融價值和Meme不是互斥的。Meme可以提升或削減效用代幣的價值。

共識的達成需要文化傳播

代幣的技術共識與價值共識通過不同路徑形成。共識在人際間傳播,需要有溫度的內容作爲載體。這些內容就是社交內容。BTC創世區塊記錄的新聞體現了中本聰想推廣的價值取向,是有溫度的。

銘文內容上鏈:BTC的文藝復興

內容上鏈:捕獲鏈上原生注意力

廣泛達成價值取向共識,需要捕獲注意力

在現代社會,注意力是稀缺資源。從主流媒體到KOL,項目運營都重視注意力的重要性。鏈上也有信息渠道,如BTC的銘文直接將Meme信息注入BTC社區核心。

Web3媒體產業:內容上鏈是以本益比爲核心的內容過濾器

Web3媒體對Web2的挑戰需另闢蹊徑。BTC銘文是一種另類的內容上鏈方式。銘文方式的內容上鏈,是以本益比爲核心的內容過濾器,也是注意力的聚焦器。

注意力聚焦:鏈上內容如何參與爭奪注意力

鏈上內容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爭奪注意力:

  1. 收益導向的注意力收集
  2. Web3封閉流量的注意力收集
  3. 資產與內容的全面耦合

銘文內容上鏈:BTC的文藝復興

社交銘文:BTC的文藝復興

一種將勇氣和決心刻在臉上的戰鬥方式

社交銘文關注社區文化的建立,耦合資產與社區文化,是價值共識建立方式的復蘇。

社交銘文:加密文化與加密技術的會師

社交銘文通過增加json中的屬性條,給予銘文更多展示獨有文化的鏈上空間。它繼承了銘文對BTC腳本空間的態度,是加密文化和技術時隔16年的勝利會師。

銘文內容上鏈:BTC的文藝復興

社交銘文的可能性與局限

社交銘文探索人性與科技的結合。如果能創造與meme相匹配的文化,可能會顛覆當前Meme代幣的價值創造模式。它還在考慮鏈上社交圖譜的可能性。

但社交銘文也受制於BTC技術的約束。BTC鏈上空間資源稀缺,內容上鏈的極限會制約形成的文化。

結語

社交銘文延續BTC的成功案例,探索更綜合的Meme構建之路。在牛市背景下,這種創新發幣機制有獲得市場超額獎勵的機會。

銘文內容上鏈:BTC的文藝復興

BTC-0.4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Satoshi传奇vip
· 17小時前
block #0 的真谛啊。。。
回復0
faded_wojak.ethvip
· 17小時前
链上meme玩明白了
回復0
MEVWhisperervip
· 18小時前
下个风口看这里
回復0
区块链流浪诗人vip
· 18小時前
上链才是铭文的真谛
回復0
MEV Whisperervip
· 18小時前
谁说几把链上没文化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