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啓動!
分享你對 $ERA 項目的獨特觀點,推廣ERA上線活動, 700 $ERA 等你來贏!
💰 獎勵:
一等獎(1名): 100枚 $ERA
二等獎(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獎(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參與方式:
1.在 Gate廣場發布你對 ERA 項目的獨到見解貼文
2.在貼文中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貼文字數不低於300字
3.將你的文章或觀點同步到X,加上標籤:Gate Square 和 ERA
4.徵文內容涵蓋但不限於以下創作方向:
ERA 項目亮點:作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ERA 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ERA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保障代幣的長期價值及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與並推廣 Gate x Caldera (ERA) 生態周活動。點擊查看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歡迎圍繞上述主題,或從其他獨特視角提出您的見解與建議。
⚠️ 活動要求:
原創內容,至少 300 字, 重復或抄襲內容將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標籤。
每篇文章必須獲得 至少3個互動,否則無法獲得獎勵
鼓勵圖文並茂、深度分析,觀點獨到。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20日 17
馬來西亞加密監管雙軌並行 稅收政策漸趨明朗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稅收與監管制度概覽
1. 馬來西亞稅收體系概述
馬來西亞的稅收體系包括直接稅和間接稅兩大類。直接稅涵蓋所得稅、不動產盈餘稅和石油所得稅等,間接稅則包括國產稅、關稅、進出口稅、銷售稅、服務稅和印花稅等。該國實行分稅制,聯邦政府負責制定全國性稅收政策,並由內陸關稅局和皇家關稅局分別執行直接稅和間接稅的徵收。各州政府則有權徵收土地稅、礦產稅、森林稅等地方性稅種。
主要稅種介紹
公司所得稅:根據公司規模和性質不同,稅率從15%到24%不等。
個人所得稅:採用累進稅率制,稅率範圍爲0%-30%。
預扣稅:針對非居民企業和個人,根據收入類型徵收10%-15%不等的稅率。
房地產盈利稅:根據持有期限長短,稅率從5%到30%不等。
進出口稅:大多數進口商品需繳納進口稅,部分資源性產品出口徵收出口稅。
2. 加密貨幣的法律地位與稅收政策
法律定位
馬來西亞並不承認加密貨幣的法定貨幣地位,但將部分加密資產視爲"數字資產",納入證券監管框架。符合特定條件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需獲得監管許可。
稅收處理
目前,馬來西亞對個人持有的加密貨幣不徵收資本利得稅。然而,如果個人或企業從事活躍的加密貨幣交易或相關業務,其收益可能被視爲營業收入而需要納稅。
稅務機關可能根據以下因素判斷納稅人是否屬於"日內交易者":
對於被認定爲日內交易者的納稅人,其應稅收益計算方式爲:加密貨幣處置價格減去取得成本的差額。
以加密貨幣形式獲得的收入,需按取得時的市場公允價值確認應稅收入並繳納所得稅。
如果加密貨幣交易被認定爲"風險性商業活動",相關的專屬費用可在稅前扣除。
3. 加密貨幣監管框架的演進
馬來西亞逐步建立了以證券委員會(SC)和國家銀行(BNM)爲核心的雙軌監管體系。主要發展歷程如下:
2014年:BNM聲明不承認加密貨幣爲法定貨幣,不予監管。
2018年:BNM發布反洗錢政策指南,要求加密服務提供商履行相關義務。
2019年:SC將部分數字貨幣納入證券監管範疇。
2020年:SC發布《數字資產指南》,詳細規定ICO、交易所等監管要求。
2021-2022年:加強對未授權平台的執法,關注新興數字資產形式。
2024年:SC更新《數字資產指南》,進一步明確數字貨幣的證券屬性及相關監管要求。
4. 未來展望
馬來西亞在加密領域採取審慎漸進的監管策略,在保障金融穩定的同時爲創新預留空間。隨着市場發展,預計未來監管將進一步完善:
這些舉措有望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促進馬來西亞加密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