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正式啓動!
🎮 本期聚焦:Yooldo Games (ESPORTS)
✍️ 分享獨特見解 + 參與互動推廣,若同步參與 Gate 第 286 期 Launchpool、CandyDrop 或 Alpha 活動,即可獲得任意獎勵資格!
💡 內容創作 + 空投參與 = 雙重加分,大獎候選人就是你!
💰總獎池:4,464 枚 $ESPORTS
🏆 一等獎(1名):964 枚
🥈 二等獎(5名):每人 400 枚
🥉 三等獎(10名):每人 150 枚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不少於 300 字的原創文章
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每篇文章需 ≥3 個互動(點讚 / 評論 / 轉發)
發布參與 Launchpool / CandyDrop / Alpha 任一活動的截圖,作爲獲獎資格憑證
同步轉發至 X(推特)可增加獲獎概率,標籤:#GateSquare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907
🎯 雙倍獎勵機會:參與第 286 期 Launchpool!
質押 BTC 或 ESPORTS,瓜分 803,571 枚 $ESPORTS,每小時發放
時間:7 月 21 日 20:00 – 7 月 25 日 20:00(UTC+8)
🧠 寫作方向建議:
Yooldo
項目方必讀:告別空投陷阱,讓“羊毛出在豬身上”的模式成就長期增長
近年來,加密項目在代幣發行(TGE)前夕大撒空投,已成爲一種標準操作。通過免費代幣的誘惑,項目方希望在上線前積攢足夠的熱度和用戶關注。然而,現實往往是項目“上線即巔峯”,熱度和價格在短時間內迅速滑落。用戶在領取空投後往往會立刻拋售,導致代幣市場承壓、社區熱情冷卻,項目方剛剛構建起的用戶基礎也隨之崩塌。
空投帶來的流量雖然短期可觀,但很難真正沉澱爲社區資產或產品用戶。由於大多數項目缺乏真正的商業場景支撐,空投之後往往只能靠繼續發幣來維持用戶活躍度,這種激勵機制本質上是在透支未來價值。最終,這些代幣和用戶流量大多流向了“羊毛黨”的套利循環中,真正支持項目發展的資源反而被浪費掉了。原本設計用於啓動生態的手段,反而變成了削弱項目生命力的負擔。
要走出這一怪圈,結論是:項目必須成爲“羊毛可以出在豬身上的項目”。即將給用戶的好處,真正由願意付費的第三方來承擔。正所謂“羊毛出在豬身上”,是指平台免費給用戶提供產品或服務,而由其他市場主體買單。在Web3語境下,這意味着項目方不直接從用戶端獲利,反而先給予用戶福利,由其他利益相關方來出資買單,三方共贏:用戶免費獲益,項目擴大影響力,付費方則換來用戶、數據或品牌曝光。
實施三步法:構建生態閉環
如果你是一位項目方,也許會想:“我也想讓別人爲我的用戶買單,該怎麼做?”我建議分三步思考:
明確核心用戶羣:請具體界定當前階段對項目最重要的用戶到底是誰。他們是主要在你平台交易的老手?還是使用你產品的日常用戶?又或是持有你代幣的投資者?換句話說,要先回答“什麼樣的用戶行爲才算成功”。只有鎖定了真正能帶來成果的核心用戶羣,後續策略才不會偏離目標。
挖掘獨特競爭力:分析項目的護城河,找出別人無法輕易復制的優勢。可能是尖端技術實力(如強大的基礎設施)、龐大活躍的用戶社區、獨特的數據資產等。問自己:“有什麼獨門絕技是其他項目沒有的,但他們非常需要?”只有明確自己的核心價值,才能有底氣讓別人付費。
尋找付費的“豬”:找到最需要你這種資源並願意付費的合作夥伴。例如,一個交易所或公鏈項目如果擁有強大流動性,你可以與新項目合作,對方用代幣或資金購買進入你平台的機會;如果你運營一個擁有大量活躍用戶的DApp,那麼其他想要用戶的項目方可能願意付費通過你的渠道做空投或優惠活動。簡而言之,誰缺你的優勢,誰就是那個願意付錢的“豬”。
通過以上三步,你就能發現“別人給你資源來惠及你的用戶”並非天方夜譚,而是一種可設計的商業模式。實質上,你是用自己的核心資源幫助合作夥伴實現目標,合作夥伴出資惠及你的用戶,形成生態閉環。這既讓用戶持續享受紅利,也鞏固了你的生態黏性。
典型案例:Binance 的流動性策略
以全球最大交易所幣安(Binance)爲例,其核心優勢是強大流動性和龐大用戶基礎。幣安的目標用戶主要包括交易者和BNB代幣持有者。它面向新項目提出:願意用代幣或資金來換取流動性和曝光機會。幣安通過Alpha 空投等活動,將新項目代幣免費發放給持有BNB或參與挖礦的用戶。這一方式幫助新項目快速獲得用戶關注和流動性,同時給幣安的忠實用戶帶來額外收益,從而增強BNB持有者的黏性。Alpha 空投面向參與鎖倉、交易和提供流動性的活躍用戶發放新項目代幣,實現了“用戶得紅利、新項目得曝光”的雙贏局面。
順帶一提,一個常見疑問是:“爲什麼幣安不給普通的現貨交易用戶做空投?”答案是,主站的交易量更多是由做市商(MM)提供,而這些做市商本身就靠流動性賺取利潤。幣安需要留住這些核心做市商,所以更願意把空投紅利留給更多中小散戶用戶,通過拓展更廣泛的用戶羣來推廣新項目。這種做法符合“羊毛出在豬身上”的精神:給散戶羊免費撓癢,而真正出錢的,是需要流動性的項目方和維護市場的做市商。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是社交激勵平台 Kaito。其運作機制本質上是以用戶在社交媒體(主要爲 Twitter)上的行爲數據和內容參與,作爲吸引流量的“資產”,再通過與其他加密項目方合作,將這些項目的代幣作爲獎勵發放給內容貢獻者。這種結構下,用戶通過“輸出注意力和話語權”來積累積分或獲取空投,而真正支付激勵成本的,是那些在 TGE 前希望借助社交聲量擴大影響的新項目方。
從表面看,這是一種典型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商業模式:用戶免費獲益,Kaito 平台承接需求,項目方爲聲量買單。然而,這種模式的可持續性存在明顯的結構性風險。其核心依賴在於,Kaito 是否具備長期佔據社交注意力入口的能力。如果未來項目方有更高效或成本更優的獲客方式,Kaito 作爲“中間撮合者”的價值將顯著下降。
合作共贏:核心價值決定生態生命線
無論是技術型項目還是社區型項目,前提是始終守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旦失去讓別人願意付出的獨特價值,這個模式就行不通了。“羊毛”最終還是建立在“豬”看到價值並願出錢的基礎上。如果發現難以定位自身優勢,那就應該考慮調整方向或專注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深耕。
對於項目方來說,與其一味投錢拉盤,不如多想想自己的資源有哪些能夠與他人互換。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把外部的力量引入到自己的生態中。例如,你的強大用戶社區可以給其他新項目帶來流量,或者你獨特的數據資源可以幫助項目做決策。這些都是別人願意拿出資金或代幣支付的價值。一旦成功,你的用戶享受到了實打實的好處,你也加固了生態黏性,合作夥伴也達成了他們的目標——各方皆大歡喜。
投資者視角:更看重可持續賦能
如今加密市場炒作漸歇、投資人更加理性,這是行業成熟的表現。作爲行業觀察者,我相信能夠長期生存的項目,要麼在技術或產品層面有突破(提供長遠價值),要麼在商業模式上玩出創新(提供良性循環)。能兼具兩者的項目自然更有優勢。
對於投資者而言,下次再遇到項目大吹大擂時,先問問它是不是有第三方買單的造血能力:項目能不能真正讓“豬一直能飛起來”?畢竟,只有那些能讓“豬天天刷單,讓羊永不餓死”的合作模式,才能在這個市場笑到最後。
“羊毛出在豬身上”的思路並非口號,而是一個指導項目經營的可行策略。它要求項目方明確自身價值、設計生態補貼機制、並與合作夥伴共同構築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