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公司:外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只會減少

Gate News bot 消息,據彭博社報道,外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的前景並不樂觀,諮詢公司AlixPartners的最新研究顯示,隨着日本、歐洲和美國公司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到2030年,本土品牌的主導地位將攀升至76%。

盡管競爭壓力持續存在,但預計中國激烈的汽車價格戰將進一步升級,而不是減弱。

報道稱,汽車制造商不會公開降價,而是會越來越多地實施“隱藏的”買家優惠,例如保險補貼、提供零利率融資或爲車型配備增強型駕駛輔助功能(無需額外費用)。

市場領頭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近期就採取了類似的策略。該公司今年2月宣布,其所謂的“上帝之眼”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將應用於包括經濟型汽車在內的21款車型。比亞迪還引領了最新一輪的降價潮,5月底,其22款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降價幅度高達34%。

中國汽車行業曾一度依賴外國合資企業,但如今經歷了快速轉型,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投資。隨着本土品牌的崛起,外國汽車制造商受到了擠壓。

近年來,面對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和持續的產能過剩問題,中國汽車制造商將全球擴張列爲優先事項。AlixPartners表示,中國汽車品牌有望在 2030 年前佔據歐洲10%的市場份額,預計新增80萬輛汽車銷量,這可能從根本上重塑歐洲大陸的汽車行業。

與此同時,報告稱,在中國,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佔據50%的市場份額,而內燃機汽車的份額將從目前的一半上升到19%左右。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